《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时间:2023-11-26 11:46: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气与气候》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3章第三节“天气与气候”的第一课时,我将分以下几方面对本课时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本课时所学内容,是“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的“第三节天气与气候”第一课时;依据的课程标准有两条: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课时内容包括“辨别天气与气候”和“天气预报”两部分。

  气候是构成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上节课已学习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等方面的知识,它们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学习如何辨别“天气”与“气候”,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以及如何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等内容,不仅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气温和降水这两大气候基本要素的理解,也为第二课时“中国的气候特征”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能力,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二)教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这条标准对教学的要求,重点不在于理解什么是“天气”与“气候”,而在于要描述某时的天气或某地的气候时,分别关注哪些要素以及二者的主要区别,要区别“天气”与“气候”,首先应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这条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则主要是让学生在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易天气图、对天气预报产生浓厚兴趣的前提下,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认识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意义,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安排,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生活环境出发,我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概念。

  2.区别描述“天气”与“气候”的术语,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或某地的气候,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3.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一些描述天气和气候的实例的分析和归纳,学会描述某时的天气或某地的气候,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通过角色扮演、小组探究等形式,识别常用天气符号。

  3.通过收看天气预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从而学会运用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将天气与气候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认识认识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意义,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2.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重点、难点的确定

  课程标准对“天气”和“气候”的教学要求,重点不在于理解什么是“天气”与“气候”,而在于要描述某时的天气或某地的气候时,分别关注哪些要素以及二者的主要区别;而对于“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的教学要求,则主要是让学生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易天气图,认识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意义,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天气符号多、易混淆,据此,我将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分别确定为:

  教学重点:

  1.区别“天气”和“气候”这两个术语,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二、说学情

  (一)知识掌握上:本课时所学内容,学生在小学“科学”等学科中已有

  所接触,对于天气与生活的关系,以及有关天气预报的知识,学生也有亲身的感受和一定的了解,上节课又学习了“气温和降水”,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

  一定的基础。

  (二)从年龄特点来看:七年级学生刚升入初中,还保持着好奇、好表现

  的特点,我抓住学生特点,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

  三、说教法

  地理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从而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然而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则要求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时内容的特点,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我主要采用了读图绘图、比较分析、讲练结合等方法。

  四、说学法

  本课时所学内容整体难度不大,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加之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奇、好表现的特点,据此,在学法指导上,通过展示色彩鲜明的图片、优美动听的音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列举描述某时天气或某地气候的典型术语,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角色扮演等形式,加深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记忆,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进而达到“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之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入手,使学生在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这两个术语;然后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卫星云图和识别各种天气符号,掌握阅读天气预报图的技能。我主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景,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化枯燥为有趣,并通过读图、绘图、合作探究等方法,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流程是: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运用实例,学会辨析——精讲多练,突破难点——归纳总结,梳理知识——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二)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通过出示某学校宣传栏中的一则通知,从学生最关心的影响郊游活动的重要条件入手,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创设快乐的学习情境,激趣法导入新课,明确学习任务。

  第一部分“辨别天气和气候”的教学

  ●运用实例,学会辨析

  首先让学生读教材第79页图A“不同的天气”,说出风天、雨天、晴天、阴天这四种常见的天气状况对人们的影响。

  接着展示并分析材料,启发学生归纳“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并分析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会描述某时的天气和某地的气候。然后出示材料让学生辨析,从而学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这两个术语。

  最后及时反馈,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从学生读图入手,先调动学生探究天气的积极性;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对实例材料的分析比较,明确“天气”和“气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学会描述;并通过辨析,学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天气”与“气候”这两个术语;最后通过反馈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二部分“天气预报”的教学

  ●精讲多练,突破难点

  先让学生说出获取天气情况的途径,我再展示,并说明最普遍的还是通过电视收看天气预报,同时,播放天气预报视频,使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内容。

  接着展示和分析卫星云图,重点引导学生学会在卫星云图上,根据不同的颜色识别各地的天气,并让学生阅读有关台风的材料,观察图c“台风卫星云图”,进一步认识卫星云图的作用。

  天气符号的识别是本课时的重点内容之一,虽然理解上的难度不大,但是因其数量多,易混淆,所以构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突破此难点,我首先通过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结构上:本节是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的起始节,对整章内容的学习兴趣以及知识基础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内容上:以天气的相关知识为主,同时也将天气与气候进行概念上的比较

  教育意义上:天气以及气候都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会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以及天气符号能为生活带来很多便利。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比分析,能将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含义区分开来;通过读卫星云图,能简单的对卫星云图所表达的天气状况进行描述;能记忆常用的.天气符号并且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了解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所含的指数,知道空气污染指数所含的具体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展示以及天气预报员等活动,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角色扮演知道天气影响着人类活动,同时通过课后小组探索知道人类活动对大气有着很多负面的影响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人类活动与大气之间会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区分,人类活动与大气之间会相互影响。

  二、说教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大部分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跃课堂氛围且能让更多的孩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2、角色扮演情景法:天气影响不同行业的人;课后站在不同角色的角度上治理大气污染

  3、读书指导法:齐读课本关于天气与气候的概念部分内容,学生养成读书自学,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说学法

  1、头脑风暴法:尽量多的想出获得天气预报的方式;快速记忆常用天气符号

  2、比较法:天气与气候的概念比较

  四、说教学程序

  活动一【火眼金睛会分辨】

  1.齐读课本P67关于天气与气候的概念部分,并与小组成员一起讨论、总结出天气与气候各自的特点。

  2.区分以下哪些词汇是形容天气,哪些词汇是形容气候的?

  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风和日丽、常年高温、阴转多云、电闪雷鸣

  活动二【角色扮演我能行】如果我是...,我要注意...天气,因为...

  活动三【天气预报细细听】观看天气预报视频并注意其中描述天气的词语。

  活动四【天气符号记得牢】快速记忆地图册P30常用的天气符号,自制教具—手绘天气符号卡片

  活动五【我是天气预报员】请选择投影仪上部分城市进行天气预报

  课后活动【保护空气,身边做起】请阅读教材P69关于“空气质量日报的部分”并与你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探究

  【我能画出思维导图】与小组成员一起画出思维导图

  五、说板书

  以学生白班板书为主,教师只在学生出现知识错误或遗漏的地方做精简的提示。

  《天气与气候》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天气和气候》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的开篇。从教材结构看,它是继续学习气温、降水和气候知识的基础。从教材内容看,其实践性很强,安排了很多有关天气的常识,进一步强调了天气是人们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本节教材特色之一是从实践出发,联系实际,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现在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粗略地判断天气的基本状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天气预报符号,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利用教材中的气候知识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3、认识和理解灾害性天气符号及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法阐述: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自学并且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解决地理问题。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在本教学过程中加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片段,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结合起来,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学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天气知识有一些感性和理性认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七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本节内容在生活中是很有用处的.知识,使教学一开始即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前,让学生自制天气符号卡片,来交流展示,并且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做记录;在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学习法”即课堂上学生通过自学并且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小组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四、课堂教学程序: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