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27 15:28:1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意象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意象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意象的教学设计

意象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什么是意象及其意象的作用

  学习并领会有关分析意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意象特点分析揣摩诗人情感思想

  运用联想想象勾勒画面理解意象营造意境

  3、情感目标:

  了解诗人生活背景体会诗人情感,体会景由情生,由景绘情。

  教学重难点:

  1、领会诗人设置意象的目的`是其表达情感与思想的需要

  2、学习有关分析意象的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激发学生积累,问学生有关诗词鉴赏相关知识

  二、战鼓擂擂 (活动一)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竞争上台默写:《春晓》《天净沙·秋思》《送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

  三、众说纷纭(活动二)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诗歌探究意向的运用

  四、硕果累累(活动三)

  分组推选发言人汇报探究结果

  五、总结

  意象

  特点:虚实、修饰

  方法:运用联想、注意修饰、关注文眼

  作用:揭示情感、了解季节、渲染气氛

  六、作业

  意象的多样性,

  思考下列明月的意象的含义:

  1、人有悲欢离合,人有阴晴圆缺。

  2、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3、杨柳岸,晓风残月。

  4、垆边人似月,皓月凝霜雪。

  5、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6、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意象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月”的意象;

  2、探究“月”的意象丰富的意蕴。

  教学重难点:

  感知“月”的意象,探究和品味其在诗歌等作品中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意蕴。

  教学方法:

  欣赏探究法(即创造气氛,示例剖析;巧妙点拨,启发想象;感悟理解,迁移强化;拓展学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以视频导入——

  思考:古代诗人为什么写这么多关于“月”的诗句?

  引出本课主题—解读古诗词中“月”的意象

  一、古代诗词中月的种类

  明月——明月皎皎照我床(曹丕《燕歌行》)

  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瑟琶行》)

  冷月——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残月——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缺月——缺月挂疏桐(苏轼《卜算子》)

  钩月——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关山月——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

  ……

  二、中国古典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有哪些

  (一)“月”是爱与美的象征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张若虚

  “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

  (二)“月”是理想人格、高洁情操的象征

  思考:具有“理想人格、高洁情操”象征意义的`意象,你还能想到哪些?

  (三)月象征永恒,见证着历史的沧桑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四)月是思乡怀远的载体

  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4.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五)月是失意孤寂的载体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三、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生查子独游西岸①(节选)

  辛弃疾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清溪,听读《离骚》去。

  注: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

  问题:在诗人笔下的明月具有怎样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那一轮浸润过唐诗宋词的明月,给了我们太多的感动,正是我们的精神故乡。我们要努力呵护与守候,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也要对夜空里的明月给以更多的关注!

意象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什么是诗歌的意象先看一首诗:春晓(孟浩然)

  这首诗中写了那些形象?这些形象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分析:先想到啼鸟:早上起来,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唱?风雨:昨晚风雨交加?

  落花:花都凋谢了,落了一地?再想到:啼鸟:欢快的气氛风雨:无情的风雨落花:实让人惋惜

  2、这种联想以我们的生活底蕴、人生阅历为资本,又与诗歌具体语境有关。

  意象

  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

  杨柳长亭孤帆驿路浮云离别、游子大风长云寒霜飞雪苦雨凄凉悲愁梅花翠竹松柏幽兰菊花高洁隐逸美人神女灵修国君

  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思乡青鸟鸿雁雁足尺素音信、书信白雪玉壶冰心高洁

  二、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闪亮的星星,意境就是茫茫夜空;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

  三、什么是意境

  “意”就是指作者的主观感情,“境”指的是作者所创设的生活图景,主要是由景物构成。意象是诗意的载体,意境是诗意的空间。意象让人从旁观赏,意境却让人身入其内、神游其中。 “就是说,是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意境,无形的意境是依赖有形的意象而存在的。

  四、“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古代诗歌中,诗人常把要抒发的情感寄寓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即人们常说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五、分析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

  六、走进高考

  江汉杜甫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

  七、总结方法【提问方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

  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同学们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六、常见意境举例

  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疏凄寂安谧美好幽僻冷寂高远深邃淡雅幽远清冷幽静七、趁热打铁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

  八、作业、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①姜夔②

  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

  ⑴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

意象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认识月亮的意象特征。(重点)

  2、感悟传统的月亮情结。(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想:

  1、课前播放歌曲《月满西楼》营造气氛,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显示与“月”有关的诗歌。

  2、教师介绍与“月”有关的诗歌,让学生从自己接触过的诗句中体会情感,引导学生认识月亮的意象特征。

  3、感悟月亮情结时,教师引导比较东西方民族的性格特点,比较月亮和太阳的特点,启发学生质疑,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秋节有赏月的习俗,在八月十五晚上欣赏夜空中的朗朗明月;今天我们也来赏月,鉴赏诗词中的“月亮”。

  二、交流分享:

  1、交流感知

  月亮意象在诗词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你知道的月亮诗词有哪些呢?

  《望月怀远》、《春江花月夜》、《山居秋暝》、《出塞》、《静夜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夜泊牛渚怀古》、《月夜》、《月夜忆舍弟》、《旅夜书怀》、《琵琶行》、《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江楼感旧》、《关山月》、《泊秦淮》、《锦瑟》、《泊船瓜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扬州慢》(淮左名都)……

  2、分享体悟

  这些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月亮诗词,有的还被演绎成流行歌曲。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特别喜欢的,哪位同学先吟诵自己喜欢的诗词?

  三、月亮的意象特征:

  1、感悟月亮意象特征

  刚才同学们的吟诵让我们感悟到诗词的魅力,诗词的魅力来源于情感,情感的表达往往借助意象。经过几千年的吟咏,许多意象已蕴含有特定的思想情感。请依据这些诗句归纳月亮的意象特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这些诗句里都有月亮这一意象,它们表达的情感有没有相同之处?

  思念

  2、分析原因

  月亮意象的意象特征是思念,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月亮为什么容易勾起人们的思念之情?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第一、形触情:月圆人不圆,所以期盼团圆,分居两地的人不能团圆,但可以共享月光,因此托月亮传达思念之情。

  第二、景生情:月光皎洁清冷,让人略生寒意,此时没有了白天的忙碌和喧嚣,内心比较沉静,心灵深处的思绪与感情(如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就油然而生。

  3、月亮容易勾起人们的思念之情,但月亮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是不是都是思念呢?

  不是

  请看下面诗句中的.月亮有什么象征意义?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李白在月下独酌时把月亮当成知己,“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中的月亮则象征宇宙永恒。

  四、月亮情结:

  自然界中的月亮有悲欢离合,诗词中的月亮也是多情的。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令明月蒙上淡淡禅意;

  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他把皎月作为人生知己;

  白居易在浔阳江邀秋月一起聆听琵琶曲,此时“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托皓月感伤凄凉身世;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用凄月演绎生命绝唱;

  柳永借“杨柳岸,晓风残月”渲染离别情怀;

  苏轼在赤壁面对江月感悟人生哲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新婚不久的李清照向满月倾诉闺阁忧怨;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南宋词人姜夔以冷月烘托劫后荒凉的场面。

  从这些月亮诗词可以看出,古人有很深的月亮情结,特别是一些诗人词客,他们为何对月亮情有独钟呢?

  一是月的阴晴圆缺对应人的悲欢离合,月亮有规律的形状变化能引发人的的生命意识。

  二是月亮有一种和谐之美,给人以光明却不耀眼。月亮的清、幽、淡、雅的特点符合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性格特点,更符合文人自然闲适、淡泊宁静的审美感知世界。

  三是古代文人常常为了功名或生计,背井离乡,心中向往“圆”的事物,于是以月寄情,抒发感想。

  五、表达交流:

  通过前面的内容,我们认识了月亮的意象特征,感悟到传统的月亮情结。的确,这轮明月,照古亦照今。假如你现在面对明月,你会有何感想?最想说的是什么?请诉说自己的月亮情结。

  有一种忧伤,叫做月亮。

  曾经的我们,最好的朋友,也曾在这中秋之夜,伴着皎洁的月光,坐在屋顶,互相诉说着自己的理想,我们也曾对着月亮,进行着童年最纯真的幻想,我们都喜欢月亮,它带给人们光明希望,如今看到月,想起你,我最好的朋友,心里就涌起万千愁绪,曾经我们看到“那些说好在一起永远不分开的人,如今早已各奔东西”时觉得很凄凉,而今我独自一人,才知道那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思念,明月在此,遥寄相思。

  此刻,一轮清澈明月,倾泻在我身上,沐浴在月光中,我怀念,我留恋,当初在我身边的人,不知此时身在何方,不知她们是否知道,当初一起嬉笑玩闹的我们,如今各奔东西,而我,正以当年的方式,面对皓月,诉说我的思念,让明月遥寄远方。

  又是月圆夜,我在思念,亦在忧伤。——孔玉娇

  六、小结:

  悬挂在中国古典诗坛上空的月亮是多情的。她是一种道具、一种背景、一种气氛,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情感媒介、一种审美意趣。她清、幽、淡、雅的品性,暗示、象征等效用,令无数诗人倾倒。于是,月亮意象无处不在地渗入古典诗词的字里行间,铸就作品的血脉和灵魂。

  七、作业:

  课下从“菊花、梅花、松、柳”等意象中自选一个鉴赏。

  步骤:1、收集诗词;2、分析意象特征;3、感悟文化内涵。

  板书:

  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要求语文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30首诗词中就有12首出现月亮这一意象,鲁教版《唐诗诗词》中有月亮意象的诗词更多。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课程开发与利用的实际,整合了本节课的内容。有这样三点体会:

  1、整合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形成系统性认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丰富情感体验。

  3、学习效果突出,能切实理解古代优秀诗篇的内涵,达到文化传承目的。

意象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意象艺术是三大美术类型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它是美术鉴赏构成中的一部分。本课目的意在以简单的讲述,使学生初步认识意象艺术的概念,并懂得如何分析意象艺术的作品。

  教学重点

  1、使学生学会分析具象艺术与意象艺术的区别。

  2、意象艺术的主要特点。

  3、艺术家的艺术语言。

  4、学会分析意象艺术的作品。

  难点

  1、意象艺术的概念。2、任何作品都存在着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因此就要求教师强调意象艺术在艺术形象上的怪异性,以及艺术家对艺术的感觉和意图的表达。

  教具的准备:幻灯片制作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1、考勤。

  2、与深中学生沟通并自我介绍。

  二、引入课题(板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1、出示幻灯片:《清明上河图》,复习前一章节我们学习过的具象艺术的作品。我们的课本门类构成有具象、意象和抽象。具象艺术由于写实并包含客观性和叙事性,所以学生相对容易接受。

  2、出示幻灯片《内战的预感》和《清明上河图》,引导学生比较具象艺术与意象艺术的特点,并由此切入课题。

  三、新授

  1、请学生阅读书本18页左上角文字部分,并出示幻灯片《马蒂斯夫人像》。师授:教师讲授《马》一画中画家的用色与笔触,大胆的用色,象草原上奔跑的马般的狂野,提问学生在画面里面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由此引出野兽派画家的风格。引导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和看法,教师可以穿插性地讲解徐悲鸿对野兽派作品的抵触。

  2、出示幻灯片布郎库西的《波菊妮小姐》还有摩尔的《侧倚的人体》,请同学讨论在这《波》作品中你看到的是什么?学生可能会说什么也看不出来,不像是一个小姐,像一个大胖子。根据学生回答,师生分析:这是艺术家的主观意识,对艺术上的'看法和对艺术的各种追求。而我们一般的人过于用“像与不像”,来衡量作品的标准,所以有时候看到怪异的作品就难以接受。

  3、出示幻灯片《圣威克多山》、《桥上的少女》。

  教师讲授画家塞尚对透视的理解(书本18页中的一段文字),因此在西方美术史上面有“现代绘画之父”之称的画家。塞尚画过好多幅这样的作品,而这一幅的构图是最严谨的,还有色彩与空间的表现也是最接近自然的。塞尚、高更还有凡高都是后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出示另外一张幻灯片《苹果与桔子》,请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

  4、出示幻灯片:《蒙克》,让学生看一下蒙克的简介,并师述蒙克悲惨的一生。在这里,教师首先要把蒙克的亲人如何离他而去,给他造成的打击,画家承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和绝望,使得他在怎么样的情况下把所有的感情都转译在这幅画中,正如画家所说的将云彩画的像真正的鲜血,让色彩去吼叫。所以我们就可以相信,在画面里面像魔鬼一般的人就是他自己的写实,他要吼叫的是长期积累在心头的对死亡的恐怖和无奈等等。所以我们感觉画面有一种压抑。出示蒙克的另外一幅作品《病中的人》。

  5、出示幻灯片《内战的预感》达利。教师与学生分析在画面里面你肯到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课,分析画家的艺术意图,西班牙内战给人们造成的毁灭,反映画家痛恨战争。

  6、出示数张幻灯片《凡高的自画像》,并利用PPT把梵高割掉耳朵的自画像放在最前面,请学生观察。出示《向日葵》还有《星月夜》,分析画家如何创作《星》一画和它的局部分析图,跟学生一起研究画面里面滚动的星星和静止的夜空还有村庄构成的一动一静的对比,色彩的运用与理解,整个作品给我们的感觉。出示音乐片,里面都是梵高的作品,请学生在聆听的同时欣赏梵高生前的作品,教师可以在这个环节里面穿插性地讲一些关于梵高生前的故事。

  7、出示《鹌鹑图》,简略介绍

  8、请学生阅读书本第20页并回答如何理解意象艺术?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出示答案。

  9、出示幻灯片《教皇英诺森十世》和《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请同学们观察并且回答:为什么两个画家画的是同一个教皇,但是在表达上却产生不同的感觉呢?学生回答后用幻灯片出示答案。

  10、《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高更。并出示高更的简介和两另外一幅作品《塔西提岛二女》。教师讲授高更坎坷的一生,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作品。

  11、欣赏作品《湖滨山居》、《渔村》、《枯木怪石图》

  四、学习活动:观察自己身边的艺术形象说说哪些是属于意象艺术造型

  五、自我评价:说说意象艺术是怎么回事,能否认识意象艺术的特征。

意象的教学设计6

  【预习指导】

  1、圈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2、连一连下列诗句中的意境特点:

  【引导探究】

  (一)意象与意境的区别?

  (2)意象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些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

  用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氛围意象+意象=意境

  (二)诗歌中有哪些常见的意象?自然景象:“月”思乡念亲;离愁别恨;寂寞思归“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植物类:“杨柳”怨别怀远,“落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高洁、坚强之志"竹"高雅虚心自持气节(三)如何赏析下面诗句和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小楼深巷氛围:静谧幽邃,诗人客居临安的寂寞

  意象:春雨杏花氛围:江南早春的气息,预告一个万紫千红的局面即将到来

  意境:寂寞的诗人躺在深巷小楼里,春天的脚步随着雨声来到深巷,进入小楼,给诗人带来一个不眠之夜,诗人设想明天早晨该能听到深巷传来的卖花声了,这两句构成的意境,其中有春天到来的喜悦,也有流光易逝的感喟【例2】:《子夜吴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 【课堂小结】 【当堂清学】

  (一)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创造出怎样的意境?

  诗人借助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创造出孤独、凄凉、绝去尘俗的意境。

  知识积累:

  ①常见的意象的分类如下:自然景象:“月”思乡念亲;离愁别恨;寂寞思归“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斜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西风、烟、霜”哀怨惆怅、凄苦苍凉“冰雪”坚贞的心志、高尚的品格“浮云”漂泊的游子

  植物类:“杨柳”怨别怀远,“落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高洁、坚强之志"竹"高雅虚心自持气节

  “莲”同怜,爱情“梧桐”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

  动物类:“鸦、杜鹃、子规、猿“衰亡凄楚哀怨,“蝉”凄凉高洁“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相思相爱离愁孤寂

  “登高、凭栏”相思报国壮志难酬。“吹笛、吹箫、吹笙”别离相思孤寂。“饮酒”豪情悲愁苦闷郁闷。

  意境:境界阔大。秋风乍起,明月高悬,长安城笼在浓浓的`月色之中。 【课堂小结】 【当堂清学】

  (一)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创造出怎样的意境?

  诗人借助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这些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创造出孤独、凄凉、绝去尘俗的意境。

  知识积累:

  ①常见的意象的分类如下:自然景象:“月”思乡念亲;离愁别恨;寂寞思归“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斜阳”凄凉失落、苍茫沉郁“西风、烟、霜”哀怨惆怅、凄苦苍凉“冰雪”坚贞的心志、高尚的品格“浮云”漂泊的游子

  植物类:“杨柳”怨别怀远,“落红”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松、菊”高洁、坚强之志"竹"高雅虚心自持气节

  “莲”同怜,爱情“梧桐”光阴易逝、青春不再的惆怅与哀愁

  动物类:“鸦、杜鹃、子规、猿“衰亡凄楚哀怨,“蝉”凄凉高洁“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相思相爱离愁孤寂

  “登高、凭栏”相思报国壮志难酬。“吹笛、吹箫、吹笙”别离相思孤寂。“饮酒”豪情悲愁苦闷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