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14 08:36:4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的复杂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想】

  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以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这一文言文单元处于高一学期,所以应以培养学生整体感知,主动阅读习惯入手。因此,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拟利用第二课堂时间进行课本剧的排演。

  【课前准备】

  1、提前一星期时间通知学生作好排演课本剧的准备。

  2、将学生分成若干工作组:

  ⑴ 编剧组:负责全文的改编工作,要将课文改编成剧本。

  ⑵ 导演组:负责挑选演员及排练工作。

  ⑶ 演员组:负责剧中人物的塑造。

  ⑷ 服装、道具组:负责全剧人物的`服装和道具以及演出前的舞台准备工作。

  ⑸ 评委组:负责评选出最佳演员以及对演出进行点评,旨在通过点评深化同学们对人物形象的认识。

  3、第二课堂进行演出,全体学生观看。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设想〗

  1、抽查学生对文言文字、词、句理解掌握的情况。

  2、对课文相关问题(重点是人物形象)开展分组讨论活动。

  〖教学步骤〗

  一、抽查学生对课文字、词、句理解掌握的情况,对难点进行点拨

  1、解释以下粗的字。

  ⑴ 秦王必说见臣通“悦”

  ⑵ 函封之名词作状语

  ⑶ 进兵北略地掠夺

  ⑷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意动

  ⑸ 群臣怪之意动

  ⑹ 卒超不意通“猝”

  ⑺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送

  2、解释以下句子:

  ⑴ 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定语后置句)

  ⑵ 皆为戮没(被动句)

  ⑶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被动句)

  ⑷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

  ⑸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定语后置句)

  二、分四组讨论

  第一组讨论内容:文章开头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荆轲和太子丹产生分歧,表现了樊於期,太子丹,荆轲什么样的特点?

  第二组讨论内容:秦廷行刺是全文的高潮,荆轲的形象正是在这一惊心动魄的场面中得到成功的塑造,请分析文章采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

  第三组讨论内容:本文成功地塑造了荆轲的形象,但对他历来仁者见仁,智者智,你认为荆轲是英雄么?

  第四组讨论内容:请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分析、评价荆轲。

  第二课时

  〖教学设想〗

  1、学生代表发言,老师恰当点拨,使学生对课文得到进一步深入的理解。

  每组选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同学讨论的结果,其中第三、四组要选出持不同意见的两名同学作总结汇报,每位代表汇报之后,由两位自由评论员作自由点评,代表发言时间限定在4分钟以内,评论员发言时间限在两分钟以内。

  2、学生讨论、点评,老师点拨,师生共同达成以下共识。

  ⑴ 荆轲与太子丹的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性格刚烈,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⑵ 秦廷行刺采用了如下几种描写方法。

  ① 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层次分明。

  荆轲“取─奉─发─把─持─揕─逐─提”

  秦王“惊─引─起─拔─走─击”

  ② 通过语言、神态、表情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人物形象,读之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③ 运用间接描写的方法渲染气氛,衬托荆轲的英雄形象,秦武阳“色变振恐”衬托荆轲镇定自若;“群臣惊愕”“尽失其度”,秦王“目眩良久”等反面衬托了荆轲的威武壮烈。

  3、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x的正义行为,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因而,荆轲进行的这场斗争既有其合理性、积极意义,又有其局限性。

  三、布置作文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常用文言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学重点】

  学习通过人物物语言、行动、表情、神态描写,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教时安排】

  2教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补充:某日夜暗独坐,忽有一个黄衣老人,手持青藜手仗,叩门进来,吹燃藜杖,以藜光照明,传授刘向《五行洪范》之文。刘向问老人姓名,老人说:“吾乃太乙之精,天帝悯卯金之子,特派我来传道给你。”并把怀中竹牒和典天文地图之书赠给了刘向。正是因为有此神授,刘向才能成为一代经学大师。),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二、整体感知

  互动设计1:

  补充注释(略)正音正字:

  淬(cuì) 怜(wǔ) 徵(zhǐ) 陛(bì) 卒(cù) 提(dǐ) 创(chuāng) 揕搭(zhèn) 拊(fǔ) 樊於(wū)期 夏无且(jū)

  互动设计2:

  讨论疑难词句:

  1、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2、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3、见陵:被陵辱。

  4、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5、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6、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7、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x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8、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9、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10、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互动设计3:

  复述故事(略)

  互动设计4:点评课文(见课文)

  三、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5:

  从课文看,荆轲有何性格特点?(问题探究之一:荆轲性格)

  点拨:荆轲的性格在准备信物、易水送别、秦廷行刺这三个场合表现得最为充分。荆轲与樊於期的对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推心置腹,表现出深谋远虑、心机绵密的个性。“白衣冠以送之”的悲壮气氛,“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让一个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的英雄卓立于读者面前。咸阳宫中,“顾笑武阳”,显示出荆轲的镇定自若、机智沉着;惶急奔跑的秦王、束手无策的群臣,反衬出荆轲搏击秦廷的气势:“倚柱而笑”的神态,“箕踞以骂”的动作,反映出荆轲宁死不屈的精神。作者扣住这些场景刻画人物,塑造出一个侠士的形象。

  还有另一种见解:作为一个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的冷酷刺客,荆轲具备此类人物必备的多种素质。冷酷无情是其本质特征,冷静、沉稳、视死如归是其主要个性。荆轲的性格,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七早已作过分析:“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一个冷面杀手,一个暴力狂徒,一个恐怖分x,即以封建道德观念评判,亦难称“恭、信、惠、勇”。荆轲的玩命绝不是为了某种理想,仅仅是为了报达太子丹的所谓知遇之恩。因此,荆轲性格不应肯定。

  互动设计6:“易水送别”中的音乐描写十分感人,试作赏析。

  点拨:“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陶渊明《咏荆轲》)太子丹及宾客“白衣冠以送之”,这是生离死别,送者行者皆沉浸于凄凉悲怆的氛围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暗示着事有不测。变徵之声,何其悲凉,慷慨羽声,何其激愤,音乐由弱至强,由低至高,人物由“垂泪涕泣”至怒发冲冠,情绪由凄楚悲凉至慷慨悲壮,生离死别化作同仇敌忾。易水悲歌这一场面有力烘托了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的刚烈形象。

  互动设计7:写一段赏析荆轲行刺场面的文字。

  互动设计8:

  思考领悟:

  1、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荆轲这样解释:“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查找资料,分析荆轲说法的真实性。(问题探究之二:故事情节)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鲁句践闻荆轲刺秦王事,曰:“嗟乎,惜哉其不讲于刺剑之术也!”《史记》集解引《盐铁论》:“荆轲怀数年之谋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语涉荆轲刺杀秦王失败的原因。陶渊明《咏荆轲》:“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程诰《咏史》:“荆轲无剑术,不是报仇人。”可见荆轲刺秦王失败与“剑术”不精有关,否则,咫尺之内,也不至于让那把见血封喉的匕首飞向了铜柱。荆轲之说不过是一种托词。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本文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掌握一些文言词的词义。

  2、正确认识荆轲刺秦王的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对人物性格的刻画。

  2、难点:学习评述荆轲这一历史人物。

  三、教学时数:

  三课时

  四、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语:

  我们学过《战国策》中的《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

  齐王纳谏》。

  《战国策》是汉代刘向编订的,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

  魏、韩、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

  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

  读这本书真是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它具有宏肆激越的风格,铺陈伟丽,叱咤雄

  豪,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不小。

  背景简介: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par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4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

  2、掌握课文中的多义词,并能正确翻译课文中一些特殊的文言语句,解释其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初步理解内容。

  二、整体感知

  (一)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

  《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二)时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以下字的读音。

  长侍(shì)足下樊於期(wūjī)骨髓(suǐ)燕(yōn)国

  切齿拊(fǔ)心匕(bǐ)首忤(wǔ)视厚遗(wèi)蒙嘉

  鄙(bǐ)人夏无且(jū)以药囊提(dǐ)轲被八创(chuāng)

  倚(yǐ)柱箕(jī)踞以骂目眩(xuàn)

  2、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尽量读出一些味道。

  3、学生制作文言知识卡片

  (1)古今异义

  ①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眼泪。今:鼻涕)

  ②持千金之资币(古:礼物。今:货币)物

  ③樊将军以穷困(古:处境困难。今:贫穷)来归丹

  ④樊於期偏袒(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扼腕而进

  ⑤诸郎中(古:宫廷的侍卫。今:称中医医生)执兵

  ⑥乃引其匕首提(古:投击。今:拿着)秦王

  ⑦断其左股(古:大腿。今: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2)一词多义

  A、今有一言,可以解(解除)燕国之围

  B、庖丁为文惠君解(解剖)牛

  ①解C、少年大骇,急解(分开)令休止

  D、后经婉解(解释),虽不谓吾言为是

  E、悉埋于地,解(解开)其综缚

  A、秦王还(环绕)柱而走

  B、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回来)

  ①解C、予羁縻不得还(回来)

  D、扁鹊望桓侯而还(旋转)走

  E、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计日以还(归还)

  A、振(举起)长策而御宇内

  B、燕王诚振(震慑)怖大王之威

  ①解C、大命将泛,莫之振(救)救

  D、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震慑)四海

  E、且迁我如振(摇动)落叶耳

  A、秦王复击轲,被(遭受)八创

  B、同舍生皆被(穿着)绮绣

  ①解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遭受)之矣

  D、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表被动)逮

  E、屈原至于江滨,被(披散着)发行吟泽畔

  总结、扩展

  阅读文言文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切忌望文生义。古今词义的不同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范围扩大。例如“江”古代专指长江,“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则泛指一般江河。

  2、词义范围缩小。例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则缩小仅指夫妻中男的一方。

  3、词义的`转移。例如“是”古代的意思是跑,而现在转为行走。

  4、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谤讥”是中性词,而现在则为贬义词。

  5、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在是一个双音合成词。例如“地方”“至于”。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本文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顺序,完整的叙述故事的特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

  《荆轲刺秦王》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人物的性格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从人物对话、神态、动作的描写和场面描写两方面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

  (一)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

  文章一开始,就连用“破”“虏”“收”“进”“略”“至”六个动词,写出秦军所向披靡,燕国危如累卵的形势,使故事一开始就笼罩着紧张的气氛,为后面故事的展开定下丁悲剧的基调。太子“恐惧”,心急如焚,“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一语,婉转含蓄,微带责难,使他与荆轲之间的矛盾也初露端倪。荆轲在此危难之际,毅然回答,“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体现他“言必信,行必果”的侠义精神。然而“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他提出要取信秦王,则非献“樊将军首”和“燕督亢地图”不可。主人公一亮相,就表现出他勇而多谋、城府很深的性格特点。但由于太子丹“不忍”,与荆轲意见分歧,事情起了波折。

  (二)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

  这一部分包括准备信物、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别五个场面,其中“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是行刺的必备条件,然属次要情节,只一笔带过。其他三个情节均突出了人物性格的不同侧面,特别是“准备信物”的关键是激樊於期献头。荆轲体谅太子“不忍”,果断地决定“私见樊於期”。一席对话,先动之以情,激起樊对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晓之以理,说明此举一可报仇二可解燕国之患;最后告之以谋,让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动计划。荆轲推心置腹,以诚感人,三言两语使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继而“偏袒扼腕而进”,甘心自刎献头。这一段对话和动作描写,展示了两个异中有同的人物的精神风貌:两人都是燕赵慷慨之士,一个侠肝义胆,果敢勇决,擅长辞令,老于心计,侠士风度跃然纸上;一个义勇刚烈,热肚直肠,武将形象栩栩如生。

  “怒叱太子”表现了荆轲性格的另一个侧面。古来侠士,一诺千金、而太子疑其“有改悔”,开口“先遣秦舞阳”,这种不信任之举无异于是对荆轲人格的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一反平日之谦和,“怒斥太子”,正是他刚烈性格的表现。太子”迟之”,“疑之”,“复请之”、一方面表明他在大兵压境之时的惊恐、焦急,同时也说明他浮躁多疑,谋事不周,恰好形成对荆轲的鲜明反衬。

  “易水送别”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是“行刺准备”中的高潮。“皆白衣冠送之”,一笔道出一场生离死别,加以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然而作者笔锋轻转,“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描写这一场面,作者像一位高明的电影摄影师,运用点面结合和“蒙太奇”的手法,将全景镜头(“皆白衣冠送之”)、特定镜头(“既祖,取道”)、全景镜头(“士皆垂泪涕泣”)、特定镜头(“就车而去,终已不顾”)交错次第展开,将一瞬间同时发生的各种现象交织起来写,真是匠心独运。

  (三)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廷刺秦王。

  这一部分描绘荆轲与秦王正面交锋,可谓波澜迭起,荆轲的性格也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部分的情节可概括为:厚遗蒙嘉——顾笑武阳——图穷匕见——倚柱笑骂四个场面。

  “厚遗蒙嘉”,得以引见,可见行事周密。献图时,年十二就杀人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语意圆转,滴水不漏,使秦君臣上下疑窦冰释。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而与秦武阳的“色变振恐”对照,孰勇孰怯,判然分明,与上文太子丹的疑荆轲信武阳的情节相照应。“图穷而匕首见”,矛盾冲突达到白刃相见的地步。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与此同时,荆轲“取——奉——发——把——持——”,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眼看着秦王要成为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多用急促短语,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在这惊心动魄的搏斗中,作者以群臣的惊愕,秦王的惶急,左右的惊呼,衬托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倚柱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陶潜语),今日读之,谁不为之感慨欷歔?

  (四)结局(末段):荆轲被斩。一幕惊雷乍起、剑拔弩张的活剧,以秦王“目眩良久”告终。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明确】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2、【提问】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明确】(1)抓住特点。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2)突出重点。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重点写慷慨悲歌。(3)顾及全面。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上皆垂泪涕泣”“土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4)有条不紊。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5)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3、【提问】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明确】荆轲刺秦王,是反抗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干钧”。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评者大都认为,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他不怕牺牲,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学习从文本细节入手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养成给课文做批注的习惯。

  2、分析荆轲行动失败的原因,评价荆轲刺秦这一行为。

  3、分析易水送别和廷刺秦王两个场景,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分析、评价荆轲其人其事

  教学难点

  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关于荆轲,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这种评价?我们又该如何评价荆轲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二、分析荆轲人物形象(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用圈点批注法,找出描写荆轲的部分,分析批注荆轲的性格特点。

  正面描写:

  第二自然段计议刺秦言出必行的侠士精神、勇而多谋

  第三自然段求取信物能言善辩

  第八自然段怒斥太子刚烈(不能忍受不被信任的侮辱)侠者性格

  第九自然段易水诀别慷慨赴难、视死如归

  第十自然段计见秦王有谋、深谙世道

  第十三自然段顾笑武阳镇定自若、聪明机智

  第十四、十五自然段廷刺秦王冷静、沉着

  第十七自然段倚柱笑骂视死如归

  侧面描写(对比、衬托荆轲):

  秦武阳人不敢忤视、太子丹信任色变振恐

  秦王狼狈不堪、目眩良久

  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

  三、荆轲刺秦,前文描述得那么轻而易举,为何最后却失败了?文中有没有伏笔?

  1、分析荆轲与太子丹的矛盾

  计议刺秦迟之、疑其改悔

  (行而无信)(有所待)明知准备不够充分,却冒险一试

  2、分析荆轲自身

  武艺不精(侠士、说客,非武夫为何延迟行动有所待)

  四、评价荆轲刺秦

  对荆轲刺秦,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苏洵说:“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朱熹说:“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司马迁说:轲“不欺其志,名垂后世。”

  你怎么看?

  五、文中有两处场面描写非常成功,试分析其成功之处。

  1、易水送别

  (1)点面结合荆轲(重点突出)、高渐离、太子、宾客

  (2)条理清晰时间顺序

  (3)结合写景风萧萧兮易水寒

  (4)音乐描写变徵之声、慷慨羽声(渲染)

  2、廷刺秦王

  (1)语言、神态、表情描写

  (2)对比衬托

  (3)通过斗争双方的动作描写,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过程

  (4)用语简炼、传神

  六、作业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易水诀别的情景。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6

  一、教学内容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课的讲读课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着很高的艺术成就,对于学生了解先秦文学,认识中华文化的精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荆轲刺秦王》是战国策的名篇。课文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过程,再现了荆轲献图和血染秦廷的壮烈场面,塑造了一个扶危济困、助弱锄强、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学好这篇文章,可以感受荆轲这一悲剧英雄的人格魅力,还可以利用古今视界差异,激发学生读出新意,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并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情的特点,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文言文教学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积累语言知识,同时,根据本课人物形象个性化描写的特点,确立教学目标如下:

  A、知识教育目标: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矛盾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B、能力训练目标:

  (1)鉴赏悲壮感人的场面描写

  (2)学习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欣赏精彩的人物对话、神态描写,体会对比手

  法的运用。

  C、情感培养目标:

  (1)辩证的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会历史唯物主义法,辩证的分析人物形象

  四、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切实落实教学,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

  A、重点:(1)对文中的文言虚词、实词、通假字的把握

  (2)对荆轲的人物形象的分析和理解

  B、难点:文言现象(句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的把握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篇文章是高中文言的第二篇,学生对文言文的只是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把握。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其实在民间也有一定的知名度,那作为高一的学生必然也有所耳闻,但对故事的具体原因,情节以及结局,人物等了解不深,只有一个模糊的映像。对荆轲的形象了解也很片面,所以需要教师的补充教导,引导学生进行辨证思考和分析。作为高一的学生,正处在知识储备的阶段,对文言的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多,因此文言知识的解读也显得很重要。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斩首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一种军事手段,其核心是斩杀敌方最高军事指挥首脑,借以瓦解敌军。对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国就使用了这一手段。而战国末期势单力孤的燕国,使用过这一手段。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场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吧。本课以此导入,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介绍背景要了解一个人物的形象和意义,必须把他的所做放到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因此接下来我将引导学生了解故事背景、荆轲的概况以及《战国策》相关知识。

  3、整体把握

  为了让学生首先有一个宏观意识,让他们在学习部分时能够将部分放在整体之中去更好的理解。我将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音,以及串连文章的结构,分段落。以便于学生把握本篇文章,从整体到部分。

  4、文章分析(第一课时讲前四段)

  第一段请一个同学读,然后分析第一段的六个动词。气势磅礴。将同学引入本课的`氛围。然后采用提问同学们有没有什么不懂得字词然后重点讲解几个字词。如:收,北。接下的四段采用相同的方法,重点分析。如:诚、邑、穷困、遇、善、涕、将奈何、可以、太息、顾、乃遂、函、之等字词。

  5、仔细品读,分析人物从前四段分析太子丹,荆轲,樊於期。

  先让同学在文本中找出表现相应人物的语句,在从中概括出人物形象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如:以太子丹为例,找出表现太子丹的地方。

  师问:你觉得太子丹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总结:不沉着、勇敢、责任感

  同样方法分析荆轲:有勇有谋、大义、口才好等等;樊於期:敢于牺牲。

  6、分析人物对话艺术

  联系文本,结合文章原句,重点分析第三自然段。

  动之以情(唤起他对秦国的仇恨,燃起报仇的念头)

  晓之以理(燕国危矣)

  课堂小结简单总结课堂内容,预告下节课内容。布置作业(几个重点句子的翻译,以及预习剩余课文)。

  第二课时

  1、导入

  回忆式导入,回忆上节课所讲,引出这节课的内容。

  2、分析课文余下的内容和前四段分析的方法一致,采用点读法,抓重点,分析重点词句,如:迟、前、闻、怪、等词语;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等等。

  对激烈场面的详细讲解,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当时的氛围,更好的理解课文。

  3、分析人物描写手法根据全文分析本文是怎样塑造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学习本文的精华,并让学生将方法运用到以后的写作之中。主要从对话,神态,语言,对比手法这几方面分析。

  最后总结荆轲的人物形象。

  4、自由探讨在当时,荆轲显然是燕国的英雄,但经过历史的沉淀,我们后人站在历史唯物主义上角度上,同学们对荆轲又有什么样的认识呢?你对荆轲这个人物形象的评价是什么,你认为他的刺秦行动正确与否?引导大家讨论。

  引出历史上人们对荆轲的评价,有褒有贬。让学生学会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去看待事物。

  5、总结课堂,结束本课的教学简单总结荆轲这个人物,简要评价刺秦行动。让同学们学习这种英雄气节,提升自己的人格。布置作业(背诵以水送别一段,课后练习第三题)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和老师共同讨论激发学生

  ppt展示背景知识自己搜集相关知识学会自己搜集整理

  课文疏通(字词句和文意),展示脉络)分组合作解决字词,疏通文意学会归纳总结

  总结人物刻画的方法分组讨论人物的形象特点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六、教学评价设计

  1.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教师对全班的评价

  教师估量全班的整体表现,发现群体的学习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明确群体学习活动的总体趋势。

  (2)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教师应当评价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实际表现,看优秀学生是否有突出的表现,看后进生是否正在进步等,这些均属对部分学生的评价。

  (3)教师对学生小组的评价

  小组活动应当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项目。教师应当观察不同小组的内部互动情况,小组领导力的强弱,小组的信息沟通情况,小组执行任务的过程,小组解决问题的成效等。

  (4)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个人的评价需要以个案的形式观察探寻那些可以说明他们学业进展情况的具体表现。面对一个群体的众多学生,我们要分层次,有重点地进行形成性评价。由于学生个人的表现均有某种代表性,所以,教师在具体进行某些个案的“解剖麻雀”的工作之后,就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第一类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评价

  学生以评价的主体身份参与形成性评价,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点课题。学生评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1)学生自评

  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教师有必要逐步培育和构建学生的有效评价行为,如及时采集个人表现的信息,记录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进行自我监控,学会描述自己的学习行为等。

  (2)两人互评

  两人互评是一种常见的自主评价形式。两人互评可能在所有的两人一组的活动之中和之后都应当发生。

  (3)小组互评

  小组内部的合作评价是课堂形成性评价的难点。学生在课堂上是不太善于进行合作评价的,但是,教师应当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评价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在每节课上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小组活动,自主实施小组评价任务,自主积累过程评价信息和实证材料,而所有这些“自主”都需要在教师的有计划的行为中进行训练。

  1.教学一开始,教师直奔主题,温故知新,按定势教学的方法提供给学生一条宏线,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

  2.能借助网络整理出学生对《荆轲——英雄乎?武夫乎?》的示范答案,避免论而无根,论而无界,既能“民主”又能“集中”。

  3.课堂中把五个通假字、五个古今异义字、三个一词多义、三个词类活用、六则文言句式进行展示归纳,节省了时间,也方便学生课后再整理巩固。

  4.视频和音频的介入使课堂富有生机,使文言文教学避开乏味之累,营造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兴趣浓厚。

  4.作业布置较有针对性,使学生在大量阅读中积累知识、加强思辨、举一反三、超越所学。

  5.朗读贯穿课堂始终,语言训练充满整个教学过程

  七、教学板书

  荆轲?英雄?描写手法

  智谋、深沉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悲壮神态描写

  环境描写

  有勇有谋对比衬托

  侠义英雄:智、勇、义

  八、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是古文单元,第二课《荆轲刺秦王》学生在分析荆轲刺秦王一系列动作“取-奉-发-把-持-揕-逐-提”以及秦王“惊-引-起-拔-走-击”这些惊恐、狼狈、无奈的动作上,非常到位,让我觉得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而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的潜能与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

  课堂上采用小组学习、课本剧等教学方法。而对于《离骚》《屈原列传》这类文章,故事性不强,其中的语句晦涩难懂,很多文言现象是特殊的,不常见的,学生参考教辅资料也很难完成对文本的理解,所以,这时就不能采用小组合作或课本剧的方式,而应该引入多媒体,使学生对屈原生平、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有了深入了解之后,再由学生自读文本,教师指导的方法完成教学。针对不同的文言文,选择最适合的教法,这也是教学中需要注意的。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并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撼,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从被动句和古今异义两个方面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方法:

  采用同学分组竞赛的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找到四个方面的'文言现象,老师指正。学生诵读感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讲解法,自主合作法,诵读感知法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试着找到被动句和古今异义两个方面的文言现象。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据说陈凯歌一直很喜欢读《史记》,《刺客列传》更是百看不厌。这促使他产生了把“荆轲刺秦王”这段史实搬上银幕的冲动,拍摄了影片《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一曲,千载有余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荆轲刺秦王》。(板书:荆轲刺秦王)

  二、反复诵读课文,梳理文字,积累文言知识

  1、师:首先,我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正音,并找出通假字。

  (课件)正音:督亢(káng) 愿足下更(gēng)虑之 樊於期(wū jī) 右手椹(zhèn)其胸 拊(fǔ)心 血濡(rù)褛 以药淬(cuì)之忤(wǔ)视 嗔(chēn)目 变徵(zhǐ)之声

  通假字: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生大声齐读以上内容。在教学生成中,学生可能对这些字词比较生疏,多读几遍利于加强巩固)

  2、师:音正字顺之后,分角色朗诵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其中有三个人物角色——太子丹、荆轲和樊於期;其他同学注意找出其中的文言现象。分组找出被动句、古今异义文言现象。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学生分角色诵读时,如果忽视诵读技巧,可立即点拨指导。比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仰天太息流涕”六字,读时,一字一断,一词一顿,音量要大,语速要缓。重音落在“仰天太息”四个字上,教师可示范诵读。比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日”,诵读“偏袒扼腕”时可指导学生加上肢体语言。

  学生诵读时,由于个性不同,感情表达各异。这个环节一定要突出教师的示范诵读作用。并选择善于感情表达的学生朗读以渲染气氛,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文学美熏陶。

  (课件)总结归纳:

  古今异义词: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困顿/今:贫穷

  仰天太息流涕日 古:眼泪/今:鼻涕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 古:在那时/今:连词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学生自主找被动句时,要先让学生明确被动句概念,从句意人手。找古今异义词时,要先让学生明确汉语发展的概念。

  讲语法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一定要深入浅出。如果学生初中语法知识积累少。切不可着急,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突破。

  三、感知课文。挖掘内涵,感受人物形象

  1、师:朗读文章剩余部分,并思考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丹分别作了哪些准备?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探究此问题,可指导学生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找出刺秦的准备,学生如能疏通文意,就能比较容易找到“头图取信、药淬匕首、武阳为副”这三方面的准备,而极易忽略“待客同行”这个关键环节。对此,可引导学生从“太子迟之”的原因切入思考。第二步再引导学生给四项准备工作归类。

  (课件)荆轲:头图取信待客同行

  太子丹:药淬匕首 武阳为副

  2、师:太子丹和荆轲的准备工作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甚至有矛盾的地方,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原因?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二人准备中有冲突的方面。比如以头图取信秦王,说明荆轲做事谨慎周密,能抓住本质和关键。他深知只身一人,提剑人秦,行刺戒备森严的虎狼之君,是千古万难之事,因此务必设法取得秦始皇的信任。(板书荆轲:谨慎周密做事务本)

  坏大事者,太子丹也。他妇人之仁,不忍取樊於期之头;他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难面前,惊慌失措;他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之下,贸然行事,催促荆轲上路,以致刺秦大业功亏一篑而幻化成空。(板书太子丹:心浮气躁贸然行事)

  3、师:在不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荆轲匆匆踏上了刺秦这条不归路。其时,太子送行,宾客诀别。下面就一起来欣赏慷慨激昂的易水悲歌。(播放幻灯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请注意这句话的文眼“白衣冠”,简单三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冰冷浸骨的悲伤。生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目,胸中慷慨之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就这样,头也不回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这条不归路!

  4、师:赏析完本段,哪位同学来深情朗诵?(播放背景音乐)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背景音乐是苏格兰风笛《勇敢的心》,它和易水悲歌的感情基调、主题一致。学生朗诵时,第一遍可能配合不上音乐,要指导学生反复读,跟上音乐节奏。学生诵读时可能只追求音量宏大,而忽视拿捏感情,可以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比如读到“又前而为歌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指导学生停顿,给人一种慷慨悲凉余音不绝的听觉感受和进一步思考感悟的空间。

  深情朗读是本课的高潮,一定要找到善于感情发挥的学生,诵读到位,才能渲染气氛,感染那些内向寡言的学生。

  四、迁移延伸。学会辩证分析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拓展探究:“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8

  【设计思想】

  本课在设计上本着两个原则: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文的育人功能。本课面向高一新生,通过表情诵读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不能过多地从语法角度肢解文本。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荆轲刺秦王》一文,文学美最集中展现的是两个部分:易水决别和荆轲刺秦。通过情感诵读、教师鉴赏引路的方法,抓住这两部分重点落实,从知、情、意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艺术鉴赏的审美活动,受到美的熏陶。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教授时需首先疏通文意,熟知文脉,继而感受形象,体会感情,力争将易水悲歌段落熟读成诵。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基本语法现象,疏通课文内容,理清叙事脉络;对先秦古文简朴的叙事风格有初步体会。

  2、感受荆轲勇于反抗暴秦、慷慨悲壮的人物形象;体会其一诺千金、蹈死不顾、义薄云天的性格,并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

  3、感受文学作品中崇高的悲剧美,使学生产生深沉而巨大的心灵震憾,引发其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梳理字词,从被动句和古今异义两个方面积累文言知识。

  2、理清叙事脉络,并从中概括人物性格特点。

  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的方法:

  采用同学分组竞赛的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自主找到四个方面的文言现象,老师指正。学生诵读感知,加深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深入人物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自主合作法,诵读感知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试着找到被动句和古今异义两个方面的文言现象。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据说陈凯歌一直很喜欢读《史记》,《刺客列传》更是百看不厌。这促使他产生了把“荆轲刺秦王”这段史实搬上银幕的冲动,拍摄了影片《刺秦》。“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一曲,千载有余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荆轲刺秦王》。(板书:荆轲刺秦王)

  二、反复诵读课文,梳理文字,积累文言知识

  1、师:首先,我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正音,并找出通假字。

  课件:

  正音: 督亢(kànɡ) 愿足下更(ɡēnɡ) 虑之樊於期(wū jī) 右手揕(zhèn) 其胸拊(fǔ) 心血濡(rú) 褛以药淬(cuì) 之忤(wǔ) 视瞋(chēn)目 变徵(zhǐ)之声 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

  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生大声齐读以上内容。在教学生成中,学生可能对这些字词比较生疏,多读几遍利于加强巩固)

  2、师:音正字顺之后,分角色朗读第二和第三自然段,其中有三个人物角色──太子丹、荆轲和樊於期;其他同学注意找出其中的文言现象。分组找出被动句、古今异义文言现象。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学生分角色诵读时,如果忽视诵读技巧,可立即点拨指导。比如“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仰天太息流涕”六字,读时,一字一段,一词一顿,音量要大,语速要缓,重音落在“仰天太息”四个字上,教师可示范诵读。比如“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诵读“偏袒扼腕”时可指导学生加上肢体语言。

  学生诵读时,由于个性不同,感情表达各异。这个环节一定要突出教师的示范诵读作用,并选择善于感情表达的学生朗读以渲染气氛,加强对全体学生的文学美熏陶。

  课件:

  总结归纳:

  古今异义词: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困顿/今:贫穷

  仰天太息流涕曰古:眼泪/今:鼻涕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袒露一只臂膀/今:袒护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古:在那时/今:连词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学生自主找被动句时,要先让学生明确被动句概念,从句意入手。找古今异义词时,要先让学生明确汉语发展的概念。

  讲语法是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一定要深入浅出。如果学生初中语法知识积累少,切不可着急,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突破。

  三、感知课文,挖掘内涵,感受人物形象

  1、师:朗读文章剩余部分,并思考问题: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刺秦之前,荆轲和太子丹分别作了哪些准备?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探究此问题,可指导学生分两步走。第一步先找出刺秦的准备,学生如能疏通文意,就能比较容易找到“头图取信、药淬匕首、武阳为副”这三方面的准备,而极易忽略“待客同行”这个关键环节。对此,可引导学生从“太子迟之”的原因切入思考。第二步再引导学生给四项准备工作归类。

  课件:

  荆轲:头图取信待客同行

  太子丹:药淬匕首武阳为副

  2、师:太子丹和荆轲的准备工作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甚至有矛盾的地方,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原因?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二人准备中有冲突的`方面。比如以头图取信秦王,说明荆轲做事谨慎周密,能抓住本质和关键。他深知只身一人,提剑入秦,行刺戒备森严的虎狼之君,是千古万难之事,因此务必设法取得秦始皇的信任。(板书

  荆轲:谨慎周密做事务本。

  坏大事者,太子丹也。他妇人之仁,不忍取樊於期之头;他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难面前,惊慌失措;他心浮气躁,急于求成,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之下,贸然行事,催促荆轲上路,以致刺秦大业功亏一篑而幻化成空。(板书包太子丹:心浮气躁动贸然行事)

  3、师:在不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荆轲匆匆踏上了刺秦这条不归路。其时,太子送行。宾客诀别。下面就一起来欣赏慷慨昂的易水悲歌。(摇放幻灯片)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请注意这句话的文眼“白衣冠”,简单三字,“未成曲调先有情”,是何情?穿着送葬死人的丧服来送别活人荆轲,品味起来,隐隐散发着一股秋水寒潭般冰冷浸骨的悲伤。生离死别之际,“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高渐离变徵击筑,荆轲低吟悲歌,此情此景,任是铁石心肠之人,也会心有所动潸然泪下。“天若有情天亦老”!但易水悲歌,是一部悲而壮、哀而不伤的慷慨史诗!“复为慷慨羽,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音调陡变,悲去壮来!士皆目,胸中慷慨之火熊熊燃烧!热血沸腾,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大丈夫,生而何欢,死而何苦?”壮胆豪气胸中起,赢得生前身后名。“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就这样,头也不回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刺秦这条不归路!

  4、师:赏析完本段,哪位同学来深情朗诵?(播放背景音乐)

  (课堂生成问题设想)背景音乐是苏格兰风笛《勇敢的心》,它和易水悲歌的感情基调、主题一致。学生朗诵时,第一遍可能配合不上音乐,要指导学生反复读,跟上音乐节奏。学生诵读时可能只追求音量宏大,而忽视拿捏感情,可以指导他们学会留白停顿的诵读技巧。比如读到“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指导学生停顿,给人一种慷慨悲凉余音不绝的听觉感受和进一步思考感悟的空间。

  深情朗读是本课的高潮,一定要找到善于感情发挥的学生,诵读到位,才能渲染气氛,感染那些内向寡言的学生。

  四、迁移延伸,学会辩证分析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同是强秦压境,荆轲毅然选择了提剑行刺,有人却选择了游说。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请完成作业:

  五、拓展探究

  “退秦”还是“刺秦”----由烛之武和荆轲想到的。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9

  知识与能力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等。

  2.了解《战国策》及相关知识,把握古代记叙散文的特点。

  3.理解分析荆轲、太子丹、秦武阳等人物形象。

  4.掌握古代记叙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过程与方法

  1.介绍相关历史背景,让学生在历史大背景中观照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2.引导学生提要勾玄地阅读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张目举,提高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设计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古代散文简洁、精炼、细节传神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领会荆轲不畏强暴、不避艰险、舍生忘死、扶弱济困的英雄精神。

  2.引导学生领略英雄的才华与品德,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2.积累重要文言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

  1.文章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2.领会古代记叙散文的语言魅力和叙事艺术。

  教学准备

  1.搜集荆轲刺秦王的相关信息。

  2.准备相关图片,展示给学生以形成直观印象。

  3.指导学生充分预习,预先整理重要文言知识,了解文章大意。

  学生准备

  1.课前充分预习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气势,思考人物形象并圈点出难理解的词句。

  2.尝试概述故事情节。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读准字音,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2.品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及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在诸多风流人物之中,有一位仅有短短两句吟唱,而这两句却成为千古绝唱,这就是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诗中透露出无限的悲凉和对人生的留恋,但荆轲仍然一无反顾,“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许多英雄就这样永远地走入历史深处。今天,让我们在前人的记述中再来探寻英雄的足迹,倾听历史的回音。(板书课题)

  二、《战国策》简介

  多媒体展示,学生齐声朗读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著,全书共三十三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反映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和社会面貌,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这部书记事写人十分生动,既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三、背景简介

  多媒体展示,教师简述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

  当时,秦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灭赵是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于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或者刺杀秦王赢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

  荆轲刺秦王失败之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6年破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四、扫清阅读障碍

  1.读准字音(多媒体展示,师生齐读)

  淬(cuì)忤(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zhèn)拊(fǔ)髓(suǐ)

  樊於(wū)期箕踞(jījù)亢(kàng)夏无且(jū)

  2.疏通疑难语句(多媒体展示,学生讨论,教师点拨)(疑难语句由学生预习得来)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培养文言理解和翻译的能力。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

  3.学习荆轲同情弱小和反抗*的义侠精神;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以及合作、互助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郊区,学生基础较差,理解文意,掌握重点实词、虚词

  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内容并从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古代散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二、导入新课

  在春秋战国的历史画卷上,有一位人物,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苏询称其“始速祸焉”,朱熹认为他“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但司马迁却为他立传,并在《史记》结尾评价其“名垂后世”。还有其他人,如陶潜,称其“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他是谁?为什么前人对他会做出各种评价?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荆轲刺秦王》,去一感荆轲的侠士形象。

  在正式进入课文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下这篇文章的出处。

  1.简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后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分国别编辑,依次是:西周一篇,东周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四篇,赵四篇,魏四篇,韩三篇,燕三篇,宋、卫合一篇,中山一篇。其时代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勇于斗争的行为。《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2.了解背景

  《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灭赵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地处赵国东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当初,燕王喜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见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或者刺杀秦王嬴政,使秦“内有大乱”,“君臣相疑”,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三、整体感知及字词解析:

  (一)解题并梳理文章脉络

  1.《荆轲刺秦王》这个标题是编者加上去的,你们觉得关键词是哪一个?(“刺”)

  2.本文围绕着一个“刺”字,展开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阅读时抓住“刺”,即可把握文章的脉络。

  (一)刺之由:(“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故事开端。

  (二)刺之备:(“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故事发展。

  (三)刺之时:(“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故事*。

  (四)刺之果:(末段)——故事结局。

  (二)刺之由

  1.字词解析

  ①进兵北略地:向北

  ②则虽欲长侍足下:则,那么。虽,即使。足下,您,指荆轲,表对说话对象的尊称。又如:《陈涉世家》中“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③微太子言:如果没有。又如:《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这不仅是个省略句,还是个倒装句,经过调整后的语序是“秦王(以)千斤金,万家邑购之”

  ⑤诚能得樊将军首:果真。又如《陈涉世家》中:“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也表示假设关系。

  ⑦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穷:走投无路;困,处境困窘。今义,贫穷。古今异义。

  (三)刺之备

  1.为行刺做了哪些准备?

  “准备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和“易水送别”五个场面。

  2.字词解析

  ①皆为戮没:读wèi,被。

  ②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③而燕见陵之耻除矣:被

  ④将军岂有意乎:是否

  ⑤既已,无可奈何:事已至此

  ⑥太子迟之:以……为迟

  ⑦仆所以留者:……的原因

  四、整体感知及字词解析

  (一)易水送别

  1.朗读文章第9段

  要求读准字音,学生常常将“太子和而歌”中的“和”读成hé,应读hè,解释应和。

  2.字词解析

  ①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者”,定语后置的标志

  ②皆白衣冠以送之:来,表目的

  ③既祖:已经

  ④又前而为歌曰:前,上前。为,wéi,作。

  ⑤发尽上指冠:向上

  ⑥于是荆轲就车而去:接近,登上

  ⑦终已不顾:回头

  3.概括这段文字所写的内容。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易水送别

  4.朗读时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并中文中找到依据。

  学生自由讨论。

  明确:悲、壮

  “皆白衣冠以送之”,穿白衣戴白帽意味着荆轲此去凶多吉少,可谓是生人做死别。形成一种凄惊悲怆的氛围,使人预感到事有不测。我们的习作中常见的外貌描写是“他不高不矮,不胖不瘦,不十分漂亮,也不十分丑陋”,外貌描写是为中心服务的,不是为了写外貌而写外貌。

  “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其中音乐由悲凉变为悲壮,低沉变为高昂,渲染悲壮气氛。

  “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这慷慨悲歌的场面,千百年来激励了多少仁人志士去赴汤蹈火、义无反顾!所要表现的`是荆轲,为什么要写送行的宾客?

  正如“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观众的表情是为了突出*人技艺高超。

  “就车而去,终已不顾”,只用一个动作就突出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5.有感情地诵读第9段

  (二)厚遗蒙嘉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11-13段内容。

  厚遗蒙嘉

  2.字词解析

  ①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礼品,泛指用作礼物的玉帛等物;(今义)货币

  ②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确实

  ③燕王拜送于庭:“拜送于庭”,状语后置,即“于庭拜送”。

  ④使使以闻大王:使,派。使,使者。

  ⑤乃朝服:穿上上朝的礼服。

  (三)廷刺秦王

  1.字词解析

  ①以次进:按照

  ②秦武阳色变振恐:脸色

  ③群臣怪之:感到奇怪

  ④前为谢曰:为,wèi,为之,替(秦武阳)。谢,谢罪。又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

  ⑤图穷而匕首见:穷,尽、完。见,通“现”,露。又如“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⑥秦王还柱而走:跑

  ⑦箕踞以骂:箕,两脚张开,如同簸箕。踞,蹲或坐。箕踞,以示轻蔑对方。又如《醉翁亭记》中的:“有亭翼然临于泉上”。“翼”解释为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第13段哪些字音重读?并简析原因。

  学生稍作思考,点名回答。

  明确:“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中的加点字重读,献图时年十二就*的秦武阳竟“色变振恐”,引起了众人的猜疑,眼看事情就要败露,形势非常危急。

  “荆轲顾笑武阳”中的加点字重读,在这猝然生变的节骨眼儿上,荆轲面不改色心不跳,几句话,既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又颂扬了秦王的威风,使秦君臣上下疑窦消除。再加上一“笑”一“顾”一“前”,沉着机智、镇定自若,表明他的确具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可谓神勇之人。

  3.第14-16段要用什么样的语速读?

  学生讨论思考。

  明确:14、15段读荆轲的动作语速快,“取──奉──发──把──持──揕”,双方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搏斗。读毫无精神准备的秦王语速也要快,“惊──起──绝──拔──操──急”,慌得连剑也“不可立拔”。读群臣语速慢,个个呆若木鸡。霎时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上上下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性场面。

  16段眼看着秦王要成为荆轲的剑下之鬼,由于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投轲,荆轲反被秦王“断其左股”,转瞬之间由优势转为劣势,最后反“被八创”,完全失去战斗力。这一部分语速急促,突出地渲染了千钧一发的紧张形势。

  4.第17段哪些字音重读?并简析原因。

  学生稍作思考,点名回答。

  明确:“笑”、“骂”,绘形传神,突出了荆轲的视死如归和英雄虎胆。

  (四)课后作业:试总结荆轲这一人物形象。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11

  【教学目的】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2、学习课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情,神态,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人

  物性格。

  3、掌握文言常用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

  穷,兵,阵,私;通假字:淬,决,卒;古今异义词:涕,币,提,股。

  4、复习文学常识:《战国策》。

  【教学设想】

  1、本文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因此,本文可以看作人物传记。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

  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教学方法,在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教学步骤】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

  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轲接受

  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阅读“预习提示”,了解背景和课文特点。

  2、借助工具书,对照注释,初读课文。

  要求;

  ⑴根据“思考和练习”一的提示,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⑵划出疑难词句。

  3、正音正字:

  淬(cuì)怜(wǔ)徵(zhǐ)陛(bì)卒(cù)提(dǐ)创(chuāng)揕搭(zhèn)拊(fǔ)樊於期(wū)夏无且(jū)

  4、讨论疑难词句。例如:

  ⑴秦王必说见臣:说,同“悦”。说见:高兴地接见。

  ⑵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穷:走投无路,犹如“追穷寇”之“穷”。古代缺少衣物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无出路叫穷。困,困窘。樊将军“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可见“穷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为。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来投奔我,我不忍心因为自己的事情而伤害了长者的心意。

  ⑶见陵:被陵辱。

  ⑷乃今得闻教:乃,语气副词,表转折。教:指教。全句意为:而今才听到(您的)指教。

  ⑸函封之:函,盒子。这里名词作状语,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来。

  ⑹乃为装遣荆轲: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

  ⑺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现在(是)拿着一把匕首进入凶险难测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是因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⑻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愿意全国上下做秦国的臣民,(燕王)排在诸侯的行列,供应、贡献、赋税和郡县一样,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庙。给(jǐ),供应,供给。职:贡赋,赋税。

  ⑼北蛮夷之鄙人:北方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人。蛮夷:古代泛指少数民族。鄙:边疆,边远的地区。

  ⑽负剑:背剑,即把剑推到背上,以便拔出。

  5、分段:

  第一段:自“秦将王翦破赵”至“遂发”写行刺准备;

  第二段:自“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至“终已不顾”,写易水诀别;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写秦廷行刺。

  三、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荆轲刺秦王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发生的?课文写当时形势的语言有何特点?

  提示:奏军破赵,势如破竹,大军压境,燕国危在旦夕。课丈写形势,连用几个动词短语,以短促的语气交代逼人的形势,渲染了紧张、危急的气氛。“尽收其地”的“尽”,写出了秦军之“强”,也应了太子丹“今秦有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的判断。太子丹认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尽矣”,因而催促荆轲实施刺秦王的计划,意图抵抗秦军的大举进攻,同时也报“见陵”之仇。

  2、荆轲刺秦王的谋划,表现了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3、荆轲私见樊於期,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提示:荆轲三问樊於期,首先从秦王的刻毒残忍说起,动之以情,进行初步试探;进而从“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方面晓之以义,引而不发,进一步观察反映;在樊将军急于知晓的情况下,他才和盘托出行刺打算,征询意愿。荆轲胆大心细,自知知人,对樊将军有着深刻的了解。荆轲舍身取义的精神,更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樊将军自刎献身,既表现了他的义勇刚烈,也表现了对荆轲的理解与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药淬之”、“令秦武阳为副”为何略写?

  提示:不是主要情节,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详略得当,剪裁合理。

  5、荆轲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显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荆轲“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对侠义之土来说,无异于人格侮辱。“士可杀而不可侮”。荆轲忍无可忍,怒叱太子,显示了刚烈的性格。

  四、小结

  第一部分写行刺秦王的准备工作,包括商议计谋、求取信物、准备匕首、配备副手、怒叱太子五个场面,其中荆轲与太子丹有三次分歧。这些分歧既表现了荆轲的足智多谋,果敢勇决,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的弱点。

《荆轲刺秦王》教学设计12

  教学目的:

  1、体会作者在尖锐的矛盾中通过人物的言、行、表情、神态表现人物性格。

  2、以教材为例子,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 本课实词:亲、深解、救、教、敢、还、资、振、图、室、诏、被、穷、兵、阵、私。

  2、通假字:淬、决、卒。

  3、古今异义词:涕、币、提。

  4、学会整体把握文言文的内容。

  教学难点:

  文言文内容的整体把握。

  教学时数:

  3教时

  第一教时:

  (了解课文,研读第一部分)

  (一)课文起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苏询《六国论》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1、荆卿及战国四大刺客(或曰五大刺客)

  2、荆轲刺秦王

  3、《战国策》:

  (1)策士谋臣的韬略和言论。

  (2)生动写人,流畅语言。《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全文内容写行刺,但行刺之前内容为详。由“准备”→“诀别”→“行刺”

  三部分组成。读文言文每个语段最要紧的是把握人、事、物三要素及其关系。

  (三)研读第一部分:行刺准备。

  1、〈1-2段〉人?事〉=〉商议计谋

  (1)词句:微、亲、说、穷

  (2)理解:①荆轲刺秦王是在什么情况下?

  ②与太子对话表现荆轲怎样性格?

  2、〈3-4段〉人?事?物?=〉求取信物

  (1)词句:樊於期、深、堪、涕

  见陵、偏袒扼腕、教

  (2)理解①文章写太子“不忍”有什么作用?

  ②荆轲私见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献身?

  3、(5段)=〉准备匕首

  4、(6段)=〉配备副手

  5、(7-8段)人?事?=〉怒斥太子

  (1)词句:无意、竖子

  (2)理解:①“日以尽矣”反映了太子什么心情?

  ②荆轲怒斥太子之因是什么?显示什么性格?

  (四)把握第一部分人、事、物

  (1)人:荆轲——侠肝义胆、果敢勇决、刚直不阿、秉性刚烈 秦王

  太子——惊恐焦急、浮躁多疑 强暴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天下

  (2)事:行刺秦王之前的准备 共诛

  (3)物:①督亢地图;②樊於期头;③天下利匕首

  (五)(《辞典》150页)以1994年高考题为例训练文言文阅读能力

  (1)人:何子平、顾凯之

  (2)事:归家养母 子平孝顺,忠诚不二

  (3)物:俸禄

  (4)作业:讨论处理8道小题

  第二教时:

  研读二、三部分

  第三教时:

  荆轲形象分析及型轲刺秦王的认识,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荆轲刺秦王》是人教版新课改上的一篇古文。在以前的人教版的课本上是没有这篇课文的,所以对于我来说这是一篇崭新的课文,这篇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故事情节曲折有序,如果从题目入手,一下就可以概括出本文的故事情节——刺秦缘由、刺秦准备、刺秦经过、刺秦结果。但如果语文的学习仅限于此的话,语文的魅力又在哪里呢?

  我针对这样一篇新的.文章,没有按照教案书的做法去梳理文章结构,我用一种“更语文”的方式来概括文章的情节,这不仅增加了语文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课堂显得更像语文课了。我的方法就是先叫学生把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读一部分:故事的开端、经过、高潮、结局。但是让学生去自己判断阅读的起止段落,然后请同学来复述故事情节,最后我们一起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刺秦缘由”在讲解这一节的过程中,我叫学生仿照古典章回小说开篇语的形式给“刺秦缘由”写一个对仗句,同学细读文章,写出了“秦军破赵压燕境,太子请轲议刺秦”等等对仗句。

  接下来就是细读文本了,第一段短短几十个字,却写出了无数信息,我说大家先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文字,感受一下它的气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感受到了那六个动词的巨大作用,于是我们一起来研读这几个动词的作用到底何在。在第二段的讲解中,我抓住了“恐惧”。由这一词语延伸开去,大家一起思考最后从这个词语读出了侧面描写,燕太子的慌乱、读出了衬托。从燕太子的话,和荆轲的话,感受到了两人迥异的性格和胆识。最后关于樊於期的出场,我说作者先说樊於期用意何在?最后学生得出结论这样写,在写作手法上体现了“详略得当”,同时也充分再现了荆轲的智慧,如果不杀樊於期,既无法亲近秦王,又让秦军出师有名,不利于燕国。学生的思维在细读文章中得到了深化。

  最后,我三个部分也许还有更多的精彩和智慧在等着我们,让我们翻开书,继续我们的文学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