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16 19:58:49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纸船》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纸船》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纸船》教学反思1

  一、创设情境,体现童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读书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我在阅读教学中还学生以真正“读者”的地位,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直接阅读的基础上,经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过程,从而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在语文教学中,我合理地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使学生在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于是在教学活动中我努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富有色彩的童话故事,让他们与文中的小动物打招呼、和小动物们进行心灵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盎然,还结合情境理解文中的词语,引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得以体现。

  二、诵读悟情,体现发展。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围绕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为主,并把读通课文与读好长句子和重点部分有机结合,加以指导,重点突出。我在教学中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另外,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在教学中将读贯穿教学始终,采用了自读、范读、跟读、读中思考、读中体会等方法,在如何读出感情方面还进行了有效地组织和尝试,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识字教学情境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我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识记过程中,学生既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又学会了识记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四、体验成功,放飞潜能。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成绩的快乐,唤醒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自豪感,自尊感,这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让学生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使每个孩子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伙伴,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

《纸船》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学习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首先要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每个人都会有好朋友,你和你的好朋友发生过争吵吗?有过不愉快的事情吗?指名述说。(学生各抒己见)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谁愿意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学生朗读时可能有困难的句子,课件出示,重点指导。

  A、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B、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C、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D、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啦。

  (2)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课件出示:扎、坏、抓、莓、幸福、受、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三、学习课文,感悟体会

  1、学习1——6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1——6自然段,然后按照——当我读到()时,我觉得很(),因为()。

  (2)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随机进行第3、第5自然段的朗读指导。

  具体操作:借助课件让学生体会小熊和松鼠快乐的心情,再指导朗读,并理解词语“乐坏了”。

  (3)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引导学生小结。课件演示过程。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

  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在也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2、学习7——11自然段

  (1)这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到7——11自然段中找找答案吧。

  (2)汇报交流: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怎样?你从课文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相机指导第7自然段的朗读(读出小熊和松鼠的心情)。

  (3)松鼠和小熊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4)(课件出示)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找出关键笔画。(重点指导“幸”。)

  2、写好后冲写得满意的字笑一笑。

  教学反思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重视识字写字教学,扎实地落实新课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识字教学应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教者采用多种形式,有效地突出了教学重点。如:借助拼音读词语——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多音字巩固认字——揭示(提手旁字)的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引导书写,互相评价等,这些活动环环相扣,整个教学活动充满了生动活泼,扎实有效。

  2、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本节课堂教学充分地体现了由读通到读出感情的训练过程,并把读通课文与读好长句子和重点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到位,重点突出。教学中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运用自读、引读、指名读、加动作读等方法,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3、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语言文字训练。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同时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设计让学生说说“你想对小熊和松鼠说什么?”这个问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在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使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得到巩固。

  4、互送祝福,升华情感

  在课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环节,让孩子们给自己的好朋友写祝福,孩子们随着音乐把祝福的话和小伙伴们分享,每个孩子都品尝到了得到祝福的喜悦心情,获得了幸福。他们乐于展示自己,他们更懂得关爱别人,他们的个性健康地发展。在互送祝福卡的时候,还有不少学生把祝福送了我,我也很感动于他们能把我当成他们的好朋友。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写字环节没能充分落实。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2、对于学生的回答,倾听的不够仔细,遗漏了一些精彩的课堂生成,如在识记“句”,学生说到“词”时,没有引导学生发现识记的特点。

《纸船》教学反思3

  《纸船和风筝》是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温情的童话故事,讲的是松鼠和小熊用纸船和风筝给彼此带去问候和祝福,他们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又用纸船和风筝修补“裂缝”,相互谅解的故事。他们用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长桥。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继续学习默读,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对如何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所感悟。

  学习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松鼠和小熊是怎样维护友谊的,感受友谊带来的快乐,从中受到启发。

  二、磨课过程

  首先非常感谢师傅的指导,师傅夏娜老师牺牲了午休时间和我一起梳理教案,从导入、每一环节的过渡语、板书的设计进行指导,非常具体、细致,把在课堂中可能会发生的所有情况都做了预设,夏老师张口就来的教学设计使我惊叹!在试讲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课后我和师傅对板书和个别环节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师傅建议让纸船和风筝动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在夏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

  三、教学反思

  1、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1)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2)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3)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走进孩子,肯定成长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是以平等生命体的身份出现,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与意见,相互理解,相互欣赏,共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一起让生命共同成长。时时对孩子由衷地评价,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不足之处:

  1、朗读过多导致课堂环节过于单一,一二年级的课堂还是应该注重孩子的字词,有了字词做铺垫课堂才能显得饱满。在今后的课堂中要更加重视字词的学习。

  2、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教课本内容的时候出现前紧后松的状况,加上环节设置单一就让整堂课没有活起来。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收获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将不断改正,不断学习,早日使自己成为一名更加优秀合格的老师。

《纸船》教学反思4

  这节课总体来说还算是比较成功的。

  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老师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老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纸船》教学反思5

  有幸聆听王震男老师的《纸船和风筝》,带给我暖暖的幸福感。从课堂一开始到结束,课堂都充斥着学生与老师的幸福感,洋溢着温暖的气息。

  幸福从何而来,幸福来自朗读。王老师从一开始的让孩子带上开心的心情来进入我们的课堂学习。王老师紧紧抓住“幸福”,初读时便让孩子说一说对“标一标”、“读一读”、“想一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理解初读要求。孩子们带上三个要求,认真地,仔细地,大声地读课文,读完一遍再读第二遍,给那些速度较慢的孩子以足够的时间,这样每个孩子对初读的体验都能较满足。

  随着课堂的深入,王老师对朗读的指导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但是其间任何的读都离不开松鼠和小熊带给我们的那种幸福。它们得到了别人的祝福,乐坏了,“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他乐得。”“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他乐得。”王老师让孩子通过观察小熊和松鼠的表情、动作将他们那种难以抑制的喜悦心情。通过视觉的冲击,孩子们自然有所感触。在这基础上,王老师巧妙地将课前谈话中日积月累的词语作为示范,引用其一。“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他乐得眉开眼笑。”这样一来学生表达的欲望真正被激醒。瞧,孩子起立说得有滋有味,还有那原生态的动作。正是王老师给了孩子们一个个台阶,让孩子们沿着扶梯拾阶而上。有过这么丰富的体验,学生读好“乐坏了”的句子自然不在话下,但是王老师同时还引导孩子体验高兴时的语气,速度一拉快,高兴劲儿就更不用说了。

  幸福从何而来,幸福来自师生的互动。王老师的声音是那么亲切,与学生的互动是那么和谐,俨然是班主任与自己班级的学生。我想,那是因为王老师一上台给学生,给在座的老师的感染,是亲和力帮了忙。学生一直处于暖暖的'幸福感中,我们在座的老师也被这种幸福感染着。

  “祝幸福”,这种幸福在山顶与山脚之间;“幸福从何而来”,在那潺潺的溪水中,装在漂流的纸船里,系在高高飘荡的风筝上。

  幸福从何而来,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更多地关注学情,与学生拉近距离,让学生感觉教师是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能够更大程度地融入课堂。谢谢王老师带给我这种幸福的体验。

《纸船》教学反思6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十课,谁来读课题?

  2、我听见了,(教师指“筝”字)这个字他读得特别准确,他读的是几声?(学生齐答:轻声。)

  3、谁知道它单独出现时读几声?(一声)请大家一起读。

  4、教师小结:“筝”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一声,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请大家再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读了课题,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读读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想办法认识它,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学习生词:

  大家读得真热闹,看把小松鼠都吸引来了,你瞧,他给大家带来了什么?你愿意读吗?把生词读给你的同位听,读不准的,请同位帮助改过来。(出示生词。)

  把你们读的情况汇报给大家,谁愿意读?(请一对同位起立读词,出现问题及时纠正。)

  2、学习生字:

  生词大家都认识了,我把生字单独拿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

  单个读生字,齐读生字。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 板画:

  大家表现真出色,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小朋友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老师边板画边描述:那里有高高的山,清清的水,茂密的树林,绿绿的小草,还有美丽的花儿)这儿美吗?(学生齐答:美! )

  听说松鼠和小熊就把家建在了这里,大家看,这就是他们的家,(出示教具,小熊和松鼠的家)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他们的家应该各建在哪里呢?

  ⑵ 贴房子:

  谁愿意上来把他们的家贴在合适的位置?

  方案一:(学生贴对了)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这样贴吗?

  方案二:(学生贴得有错误)其他同学都同意把房子贴在这里吗?(有不同意的请他上来贴)为什么这样贴呢?

  (学生以课本为依据,在相互交流中贴对房子的位置。)

  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指导学生从书中找到贴图的依据,使学生不但了解松鼠和小熊家的位置,而且学会了带着问题读书,用书本来解决问题。

  ⑶ 戴头饰,扮演角色:

  这里风景这样优美,小熊和松鼠的家这样可爱,大家想不想生活在这里?那就请大家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熊或快乐的松鼠吧! 王老师就是一只美丽的小鸟。(教师戴上头饰,走到学生中间,热情地跟小熊、小松鼠打招呼。)

  让学生扮演课本中的角色,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后面的学习创设活泼和谐的气氛,老师扮作小鸟和学生交流,一则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则强化了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自然地进入角色,并为理解体会人物的情感做好铺垫。

  2、学习第二至六自然段:

  ⑴ 了解课文大意:

  我就住山林里,(教师手指板画)知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读读二至六自然段,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谁知道他们俩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方案一:(学生读课文原文)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

  方案二:(学生说故事的细节)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吗?(指板画)是什么和什么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学生回答,借机贴纸船和风筝)教师指板画总结,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是纸船和风筝使他们成了好朋友。

  在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在板画的帮助下用简单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既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⑵ 重点学习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他们俩收到对方的礼物,可高兴了! 书上有两个自然段写了他们高兴的心情,是哪两个自然段?(出示三、五自然段。)

  试着带着高兴的心情读读。(学生自己读。)

  哪里直接写了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找到了“乐坏了”,教师指导朗读这一句)“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很高兴”“高兴极了”“很快乐”“美得不得了”)那你能读好这一句吗?(指导朗读。)

  方案二:(如果学生找到其他句子)有一个词直接写了我们高兴的心情,找到了吗?

  还有什么原因让你们这样高兴?

  方案一:(学生没有回答)看! 除了纸船和风筝还有什么?(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还有草莓和松果。

  是啊,小熊收到了可口的松果,松鼠收到了甜甜的草莓,能不高兴吗?

  方案二:(学生找到了写草莓和松果的句子)是啊,不但有纸船和风筝,我们还收到了草莓和松果呢,(教师出示教具,装有松果和祝福语的纸船;挂有草莓和祝福语的风筝)能不高兴吗?看! 还有什么呢?(教师指祝福的话。)

  还收到了对方的祝福。对,我们还收到了朋友的祝福呢! 我们来读一读祝福的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祝福的语气,体会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心情。)

  朗读整个第三自然段。

  抓住三个让松鼠和小熊高兴的原因:收到纸船和风筝;收到松果和草莓;收到祝福的话,让学生体会他们高兴的心情。用换词的方法理解“乐坏了”的意思,用教具和渲染性的语言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烘托高兴的气氛。一句一句指导后,又训练学生朗读整个自然段,由易到难,环环相扣,收到很好的效果。

  小熊你很高兴,小松鼠你们呢?用同样的心情来读读这个自然段吧!

  单个读第五自然段(教师指导)。

  所有小松鼠读第五自然段。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朗读指导,使学生乐读、会读,能读好。

  ⑶ 配乐朗读一至六自然段,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松鼠和小熊的友谊真让人羡慕,我们再在音乐声中分享一下友谊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我们来分工读一至六自然段。

  把三、五自然段作为重点单独学习后,师生分工朗读二至六自然段,使学生对故事情节有总体连贯的感知,进一步巩固朗读训练的结果。

  ⑷ 区别“漂”和“飘”: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细心的小鸟还发现了一个秘密呢! 它就藏在这两个句子中,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出示两个句子。)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一:(学生发现了无价值的东西)谁还有不同的发现?(如果仍旧没有发现)我的发现在这儿。(点击课件,“漂”“飘”变红)

  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松鼠的家门口。

  方案二:(学生直接发现了两个飘的区别)指导学生谈。

  教师小结: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却不一样,这个“漂”是三点水旁,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这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我们的汉字多奇妙啊,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一定会发现汉字更多的秘密。

  “漂、飘”字的区别很好地反映了汉字形声字的特点,借机进行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展示了汉字的魅力,也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3、学习第七自然段:

  我这只活泼的小鸟,天天在山林里飞来飞去。每天清晨,我看见小小的纸船把亲切的问候带给小熊,每天傍晚,我看见美丽的风筝给松鼠带来深深的祝福,他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忧伤的音乐响起,出示第七自然段,教师深情朗诵)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扬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见漂流的纸船了。

  音乐由欢乐变为忧伤,教师深情朗诵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绪,使学生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

  4、学习八、九自然段:

  ⑴ 小熊、松鼠,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很难过)能告诉小鸟原因吗?

  ⑵ 让我们带着难过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齐读。)

  ⑶ 原来你们吵架了,谁也不理谁了,可是我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还是每天扎风筝,折纸船,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虽然我们吵架了,可是我们都还是想着对方,还想成为好朋友。

  5、学习第十、十一自然段:

  噢,原来是这样啊! 虽然你们吵架了,但心里还都想着对方,还想和对方做朋友啊! 那结果怎样了呢?请大家自己读读第十、十一自然段。

  结果怎样?(小熊和松鼠和好了。)

  友谊失而复得,你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咱们能不能通过读把你的心情表达出来?先自己试试。

  ⑴ 学生读第十自然段,听完他读,我也忍不住想读读了,但又怕读不好,大家能帮帮我出出主意吗?

  “再也受不了了”,应该读出松鼠实在忍受不住,特别想和松鼠和好的心情。

  “如果你愿意和好,就放一只风筝吧!”应该读出松鼠很想和小熊和好,很急切很真诚的语气。

  有了大家的帮助,我就有信心读好了。(教师范读。)

  你也想试试吗?一定比我读得更好!

  单个读,齐读。

  ⑵ 学生读第十一自然段,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读呢?

  生1:我想自己读,让大家给我评点一下。

  生2:我想听听王彦读,然后我学一学他。

  生3:我想读一读,请王老师评价一下。

  交流过程中要注意:“美丽的风筝”强调“美丽”,说明小松鼠看见风筝很高兴、很激动、很惊喜;“他高兴得哭了”说明他再次得到了小熊的友谊很激动。

  6、拓展练习:

  ⑴ 是啊,松鼠将所有的纸船都放进了小溪,一只只纸船载着他深深的情意顺流而下,小熊看到这么些纸船向他漂来,会怎样呢?

  生1: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和松鼠又和好了。”

  生2: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高兴得哭了。

  生3:小熊看到这么纸船向他漂来,连忙爬上树,把一只只风筝放到了空中,风筝上写着:“小松鼠,我非常想念你,天天盼着与你和好呢!”

  让学生补充这句不完整的话,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和拓展,又训练了学生组织语言,正确表达自己意思的能力。

  ⑵ 小熊、松鼠,经历了这一切,你们以后还会闹别扭吗?(不会。)

  我知道你们都学会了珍惜友谊,你们有什么话要对我这只小鸟说吗?

  生1:小鸟,你以后交朋友时要注意,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和朋友吵架。

  生2:和朋友吵了架,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主动和朋友和好。

  大家说得太好了,我一定牢牢记住你们的话,用一颗真诚、宽容的心去对待朋友,呵护友谊,愿我们大家永远是朋友!

  学习完课文后设计这一环节,教师以小鸟的身份和学生交流,丝毫没有说教的痕迹,学生在和小鸟交流感受的同时,初步理解了友谊的意义,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评析】

  王春晓老师在济南市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上执教了《纸船和风筝》一课,在教学中,她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入“小鸟”这一角色,架起了师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新教程指出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王老师在本课教学中,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课文中本来没有的小鸟角色,对教材进行了大胆创新。

  小鸟角色的加入首先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王老师戴上头饰亲切地与小朋友们打招呼,相互问好,使师生关系一下子变得融洽,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习活动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另外,小鸟的'角色在整篇课文的学习中还起到了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的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但却以“小鸟”的身份出现,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比如在初读课文后,指导学生了解小熊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时,“小鸟”以“我是他们的邻居,怎么不知道他们怎样成为朋友的”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巧妙而不留痕迹。再如:当松鼠与小熊吵架后,心里很难过,“小鸟”站出来主动要求倾听他们的心事,在向“小鸟”诉说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深深体会和理解了小熊和松鼠的心情,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因此,“小鸟”角色的加入切实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设计十分巧妙,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很成功。

  二、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王老师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王老师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更巧妙的是,王老师让学生戴上自己做的头饰,来扮演这童话王国里的一个人物,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王老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做到了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王老师特别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王老师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王老师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王老师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兴点”“注意表情”等,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王老师在指导朗读第十自然段时,让学生当小老师教老师读,给老师提出朗读的意见和要求,在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

  四、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积极倡导新教改的大潮中,王老师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她不但体现了新的理念,而且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

  在导入新课的第一个环节,王老师就注意了纠正学生读音,“筝”字单独出现出读一声,而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这个知识老师没有单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请学生读课题,学生自己就读正确了,教师借机提出如果这个“筝”字单独出现读几声?这样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王老师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王老师小结时指出汉字独有的魅力,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学习完课文,王老师仍然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她出示“小熊看到了许多纸船向他漂来,他……”这句不完整的话,让学生补充完整,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现,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总之,王春晓老师执教的《纸船和风筝》一课,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纸船》教学反思7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20课。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中我紧抓纸船和风筝这个媒介来体会朋友之间感情的变化,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

  1、设置感人情境,给学生情感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为此,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点,课文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课件播放较为悠伤的乐曲,课文最后小熊和松鼠重归和好,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渲染,使学生充分感受友谊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些音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2、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①、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

  (1)“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

  (2)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②、教学中抓住矛盾,体验情境。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另外,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又是发展语言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在教学中将读贯穿教学始终,采用了自读、范读、跟读、读中思考、读中体会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两个小动物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内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较详细,而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约含蓄,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较好的体现。

  ①、利用想象说话,感受友谊带给双方的快乐。如在1-6自然段中的想象说话——“小熊和松鼠还会在风筝和纸船上写些什么?” “小熊,你想在风筝上写什么?”“小松鼠,听到小熊的祝福,你想说些什么呀?”“小熊,你还有什么高兴的事儿要告诉松鼠吗?” 学生在对话中搜集小熊和松鼠在交往中快乐的点点滴滴,感受着友谊所带来的美好。

  ②、利用想象说话,感受心理变化。如,当他们友谊破裂时, 让学生扮演小熊、小松鼠,体会两者当时的思想变化,学生感悟到了故事中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以及对友谊的渴求。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但让学生学得轻松,而且体验也特别真切。

  在教学中,我觉得自己的设计提问比较有思考性和趣味性,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感情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充分体会小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知道当友谊产生“裂缝”的时候,容忍和谅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

  1、朗读得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

  2、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使得最后拓展延伸环节没能充分展开。

《纸船》教学反思8

  《纸船和风筝》教学反思半月前,我在学校阶梯教室上了一节既紧张又兴奋的公开课,其中不乏成功之处,但静心思量,还是有许多美中不足。现根据教学实情,我扼其要点,归结如下:

  我觉得自己在引导学生诵读方面做得还满意。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我能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并能抓住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例如,该课中我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词句,让学生充分的.朗读,在读中感悟,读中熏陶,学生的兴致很高,学习氛围较浓,课上得自然顺畅。同时结合具体语境,体会文中“不好意思”的深层含义,让学生揣摩友谊失去时的内心苦楚,认识珍视彼此深厚情谊的重要性。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式,又是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我在教学中,将“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初步体会到了“友谊,需要宽容,友谊需要谅解”这一深刻主题,教学效果良好。

  但纵观本课,值得商榷的地方也有不少。比如,由于对文本价值的把握不够到位,以至影响了学生对主题的深入理解,教学停留在表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今后我要特别注意这一点。再如,长期在城郊小学任教,现代教学手段运用不熟练,课堂上捉襟见肘,难免会影响教学的进程和实际教学效能……

  课堂虽是永远不会完美的艺术,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决不能停滞不前,浑浑噩噩,而应当紧随时代脉搏,在教学中不断钻研探究,在综合素质方面不断提高,完善自我,完美课堂!

《纸船》教学反思9

  《纸船和风筝》一篇挺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教完这篇课文,总体感觉学生还是理解得比较透的。教师精心设计了语言。

  1.语言具有教育性。我在教学生学语文的时候,不仅注重向学生传播知识,还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认真分析了教参之后,我认为本课的主旨在于让学生体会到,一开始是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他们吵架的时候也是纸船和风筝让他们重归于好,纸船和风筝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在认真分析课文之后,我问学生:你们学懂了什么?学生说:我学会了好朋友之间吵架自己要主动承认错误。还有的小朋友说:你如果不珍惜这一个朋友,那么你会失去很多好朋友。学生不仅读懂了课文,还说出了自己的体会,真正理解了课文的主旨。

  2.语言具有准确性和系统性。这篇课文我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以小松鼠和小熊动作的变化为线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入境读课文,体会他们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纸船和风筝对他们情感的变化所起的作用?这也是我上课的主线问题,运用这个问题引导孩子们细读课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问题的设计还是能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而且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具有系统性,先学习课文的2-5段,理解一开始纸船和风筝是怎么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的;再学习课文的8-11段,理解在他们吵架的时候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让他们重归于好的。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就教师的语言方面,过渡语应该再流畅一些,说明教师研究教材的能力还需提高;教师的语言还应该引起学生语言的交流,学生朗读得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的平台。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有所收获。

《纸船》教学反思10

  《纸船和风筝》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www.  在教学一开始我就通过板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在指导朗读中,我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1)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2)“山顶上再也看不见飘荡的风筝……”(3)“如果你愿意和好……”引导学生揣摩小松鼠和小熊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教学中,我还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他们再也看不到纸船和风筝了……”等语句,抓住矛盾,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等语句,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课文结尾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于是,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纸船上可能会写着什么?不仅开拓学生的思维,还能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

《纸船》教学反思11

  《纸船和风筝》是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我在教学中紧抓小熊和松鼠“友谊带来快乐”这条线,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设置感人情境,给学生情感熏陶

  我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特点,课文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课件播放较为悠伤的乐曲,课文最后小熊和松鼠重归和好,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渲染,使学生充分感受友谊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些音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二、入“情”诵读,层层感悟

  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 、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 、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等语句,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三、入“情”想象,深入探求文本内涵

  本文中有些地方描述比较详细,而有些地方写得比较简约含蓄,给学生们的思维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延伸的空间,我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让学生想象,来开拓学生的思维,在人文感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使工具性和人文性有一个较好的体现。

  四、识字教学情意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重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习惯,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我在识字教学中,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让学生快快乐乐识字。在教“幸福”二个字时,把他们放在词中理解,让学生找出这二个字中蕴藏的两个词语“幸福”,字书写完后,把它们放置在语境中,富生字以人文内涵,使生字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丰满!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 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如课堂教学设计得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流程,不影响完整的故事情境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很多环节没能充分展开。也因此时间分配不合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前松后紧。

《纸船》教学反思12

  在教学中,本人以新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设置情境,注重朗读的指导,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习生词与朗读课文结合起来,多种形式识字

  与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结合起来,巧妙的设计了本课生词的引入。将本课要学习的10个词语书写在一个个漂亮的风筝的背面,在学生读课文时奖励给学生,再由受奖励的同学组织在小组里学习生词,然后在屏幕出示词语考查认读情况。这样,风筝不仅激励了学生的读书兴趣,也为开展小组学习创造了条件。风筝使用的多重价值巧妙的将课文的朗读和生词的认读联系起来,使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更加丰满。

  二、紧紧抓住“情”字,设置感人的.情境,给学生以情感上的熏陶

  新课程改革提出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根据课文内容多次设置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丰富的情感体验之中。

  本课是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在教学一开始就通过精美的板画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结构,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深入到课文中来,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音乐的运用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课文一至六自然段写了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的经过,是情绪欢快的部分,配上轻松欢快的音乐进行感情朗读,使学生充分理解友谊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七至九自然段写了两个人吵架后各自的感受,是情绪忧郁的部分,欢快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悠伤的乐曲,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在这种氛围中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始终注意让学生有丰富充分的情感体验,理解了友谊的重要,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读指导,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做到了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低年级段朗诵训练是重点,课上我特别注意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使课堂上充满琅琅书声。

  在指导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时,让学生找到了描写小熊快乐的句子,学生一下子找到了“乐坏了”这个词,然后,立刻抓紧这一个词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先用换词的方式体会“乐坏了”的意思,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兴点”“注意表情”等,使学生很快体会到了这种快乐的感受,朗读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在指导朗读第7—9自然段时,让学生联系自己说说与好朋友吵架后的心情,然后教师配音乐的示范朗读,对学生的情感都起到了潜移默化的熏陶,以次进行感情朗读的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很大的兴趣。

  四、注重语文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积极倡导新教改的大潮中,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但我并没有忘记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文训练,在教学中,始终注重语言文字训练,既活又实。在导入新课的第一个环节,我就注意了纠正学生读音,“筝”字单独出现出读一声,而与“风”组成“风筝”时读轻声。这个知识老师没有单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请学生读课题,学生自己就读正确了,教师借机提出如果这个“筝”字单独出现读几声?这样这个问题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

  课文中出现了“漂、飘”,一个是风筝飘在空中,一个是纸船漂在水里。我抓住这两个音同意异的字进行语文训练,出示两个句子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借机引导“飘”带风字旁和风有关,是指飘在空中,而三点水旁的“漂”和水有关,指漂在水里,引起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好奇和热爱,进行语文的熏陶。

  学习完课文,利用课本资源我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训练,“小熊看到了许多纸船向他漂来,他会怎么做怎么说?”这个问题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现,还要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

  当然,本课在某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仍然存在着缺陷。比如:教师问题的提出如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读”,使之更好的体现课文的整体性;联系学生生活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应当在学生情感发生困难时提出,更好的促进学生对课文主人公情感的体验,而本课中这一点做的还不够。

  我进行语文教学的时间并不长,但我深深被它吸引着。非常感谢教研室李晶老师及学校领导和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会不断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在象今天这样的活动中我会逐步成长起来,更加熟练的掌握语文这门独具魅力的学科教学。

《纸船》教学反思13

  <<纸船和风筝>>是一篇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文章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为了好朋友.它们对彼此的问候、祝福、谅解,真正成了维系、发展它们之间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自己感觉对这篇课文,挖掘的还算透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还是比较好的,这可能得意于复习环节的'趣味性设计、音乐的适时运用和感人的情境的设计吧。问题的设计还是能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深入研读的。

  但课堂总是充满了遗憾。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读的似乎有点多,但缺少一个让孩子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没有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语言的平台。

  2、课堂教学设计的太满。可能出于向学生们展示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流程的考虑,我的教学安排过于饱满,使得最后拓展延伸环节没能充分展开,导致实效性不强。

  3、写字指导不够扎实。只注重字形美观的指导,而忽略了字形的识记。

  反思这节课的成败,我想,无论是在实践新的教学理念,还是在注重语文训练,我都试着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也回顾了自己的不足,有所收获就算有所进步吧!

《纸船》教学反思14

  在设计《纸船》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目标:一是通过朗诵感受体味诗中的感情;二是通过讨论分析,体味学习诗歌的语言;三是通过仿写,感受诗歌的魅力。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的初衷就是要为学生在反反复复的读中感受到诗歌的感情。在具体实施时,首先让学生自读,初步把握感情基调,在读中悟,悟中读,从而让学生走进思念母亲的美好感人的情感,让这种真情拨动学生的情弦,从而引导激发学生不自觉地用情领悟情,这是课堂的重点。其次提到诗歌的写作手法,托物言情,让学生了解这一写作手法从而学习与运用到具体的写作当中去,要求他们模仿最后一节写一段给亲人、老师或者是朋友的诗歌,由赏诗到写诗,这其实是由一个诗歌教学的难点向另一个难点的跨越。其实,这种跨越并不是牵强附会、不切实际地拔高,当学生的情感被推波助澜,便会点燃创造的`激情。

  《纸船》这堂课总的来说,教学目标基本得以很好的实现。

  总结一下,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1、课堂开始从学生的切身感受出发,引导学生以自己的体验去感悟诗歌的感情,不用老师多讲解,学生一下子就领悟了诗情,为下面进一步分析理解诗歌奠定了基础。

  2、注重了诗歌“无诵不成诗”的特点,注重朗读,引导学生“读中悟情,以情带读”,使得学生对诗有了更深的感受和领悟。

  在决定讲纸船这一课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太多,后来才发现不管是在设计教学还是在试讲中,总是会有很多问题出现,原来诗歌的讲解真的是一个难点。

  这堂课结束后,让我觉得有许多遗憾和不足。

  1、《纸船》的整体意境有所冲淡。意境对于诗歌而言是魂,讲诗歌必须注重诗歌的意境。《纸船》这一课,我总觉得缺少这一点,诗歌整体的意境好像有所破坏,被支离了,整个课堂缺少《纸船》整体感情的沐浴,冲淡了学生对《纸船》的整体感受。

  2、既然是讲解诗歌,那么教师的范读和指导是很重要的,然而我在这一块几乎是淡化了,只是强调让学生使用各种方法反复的读,到最后学生可能并不能真切的体会到诗歌的感情。因此,我以后也要多做诗歌朗读训练,争取在给学生范读的时候大胆自信,读出感情,读出他们的情不自禁的掌声来。

  3、作为新教师,个人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面对行云流水般的课堂,教师应是智者,能从容地调控它。这一点,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这堂课中,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不足。首先,我在课前跟学生强调要认真做笔记,当我真正讲课时,才发现学生一味的注意去抄笔记却很少有学生能跟着教师讲课的节奏进行思考和探索。这也是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弊端。其次,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向着自己预设的目标靠近的时候,我的语言感染力远远不够,以至于学生在课堂上面显得有点死气沉沉的,有的甚至不知所措,更不用说跟着我的思路和想法走了。作为新老师,我将会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上好课。

  4、李校长在评课时指出,在诗歌教学中,分为四个步骤:一是介绍背景,让学生了解意象、意境和初步的情感。二是朗读诗歌,通过朗读读出情境和中心。三是品味诗歌,品味情感和意境,达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效果。四是背诵,积累语言。当我在设计教学之初的时候,想到之前在一个高二的课堂讲过的一首诗歌,是不是可以换个方式,把背景放在已经体会了感情之后再说更显得顺理成章且起到更进一步深入体会感情的作用。跟李校长讨论到这个问题后我发现,我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教学。学生是初步接触诗歌,只有先范读,先介绍背景,给他们大致去了解感情的基础,才有可能体味到作者的感情。看来以后还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这一块下功夫,力争做到在讲清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可以学到实用的应试技巧。

《纸船》教学反思15

  《纸船和风筝》以生动的语言,向小朋友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让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里和蓝蓝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纸船和风筝带去的问候、祝福、谅解和浓情,真正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教学一开始就透过精美的课件创设出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也为后面明白课文资料做好铺垫。

  在教学中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几句重点句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透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是低段孩子不太容易做到的。我在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祝你幸福”等语句,透过问题“你在什么时候感到幸福,你吵架后有什么情绪”让学生体验情境,明白文中主人公的思想和情绪。

  在小熊和松鼠吵架的时候我还配上了音乐,让学生体会好朋友吵架时难过悲伤的'情绪,范读后再指导学生读得慢一些,悲伤一些,学生读的感情效果就会好很多。从而感悟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使学生学会容忍和谅解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