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时间:2022-07-15 08:18:53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研究工作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通过研究,确实改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

  (2)通过研究,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策略性地学习;

  (3)通过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4)通过该课题研究,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新要求。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

  合作学习成功最为重要的原因即在于它有着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王坦对其理论基础做了简要的分析,涉及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互赖理论、选择理论、动机理论、凝聚力理论。

  2、选择理论认为,青少年学生有四种需要,即归属的需要、力量的需要、自由的需要和快乐的`需要。选择理论其实就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场所,学生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

  3、动机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借助于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其本质体现了一种人际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积极的彼此依赖关系。小组成员之间形成"休戚相关"、"荣誉与共"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关系是动机激发的一个重要标志。

  4、凝聚力理论认为,小组建设,小组评议及任务的专门化,不但可以使小组的成员协调工作,而且还使全班作为一个整体发挥整体功能。

  四、课题研究价值

  对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变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同时又为新课程提出的改变学习方式丰富了一定的理论。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改变传统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观念,树立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主动性学习为核心的教学宗旨,有重点地培养学生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主动性学习习惯,增强主动意识。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2、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在学习小组之间营造互相竞争的氛围,组内每人寻找各自的竞争目标,五人拧成一股绳。形成"齐心协力,力争上游,挑战自我,永不言弃!"的信念。

  3、对小组的成绩的变化经常进行分析和对比,每次考试后对一、二、三名的小组分别给予:"三星"、"二星"、"一星"称号以鼓励,对进步的小组也给予鼓励,对落后的小组给予激励,对全体学生都有促进,进步的小组偿到了成功的喜悦,未考好的小组中的未考好的同学会感到对不起本组同学,会暗暗地下决心争取下次考好,这样各组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氛围自然形成。

  4、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各组组长自己有学习任务还要帮别人,这种精神要不断表扬。其实,辅导别人的同时,自己对辅导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理解,自已收益更大。对各小组进步特别明显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6、从方法措施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自主学法"指导。通过学法指导,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意识地总结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具体做法是备课中有"学法"设计,上课时有"学法"指导,课后有"学法"总结。实验中,更要关注那些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仅靠自己还不会进行有效学习,因此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实验时,力争做到在建构新知识时,教给学生课前预习、查阅资料的方法;在复习时教给学生归类、整理、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在出现错误时教给学生纠正、反思的方法。学习指导方法很多,还可以结合班级实际,灵活运用教法传授学法。学期末评选"自主学习小主人".条件是:爱学、会学、主动学、有创造性、有毅力、学习效果好、团结协作好等。

  7、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努力创设适宜而新颖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参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一是创设专题性自主学习活动的空间。即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在一段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一些专题性学习活动,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如"成语趣话"、"错字门诊"、"古诗积累"、"佳作赏析"、"即兴演讲"、"制作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科内容,又充实了学习生活,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又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进而产生"不由自主"的自主学习活动,有助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训练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智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来参与接受信息,有利于改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教会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将直观生动地对学生心理"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2

  课题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确定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经过充分准备,于XX年6月20日在北京正式开题,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谢国东,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坚出席了开题会并讲话,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教科院职成所、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崇文区教委等单位的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了开题会。课题主持人赖立作了开题报告,较为详尽地阐明了该课题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实施步骤,并提出具体要求,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了讨论和研究分工。大家一致表示,要以科学和创新精神,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现将《学习型社区成人学习动力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终身学习已呈现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终身学习将成为每个社会成员共有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成为每一个社会成员生存发展最基本权利,社会将尽其所能为其全体成员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终身学习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更新知识的需求。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最近,他在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高峰会上明确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为新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1.社区教育正在成为我国成人教育新的增长点

  社区是学习型社会的基础。社区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回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满足人们终身学习需求的必然结果。XX年,教育部确定了北京等八个大中城市的城区作为社区教育实验区,启动了社区教育的改革实验。改革实验的重要方面之一就是社区教育以成人教育为重点,成人教育深入社区,正在从补偿性教育转变为发展性教育,沟通教育与社区的联系,以满足社区成员多样化学习需求。“九五”期间,社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起步,出版了一批有学术质量的成果。厉以贤的《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叶忠海的《社区教育学基础》、黄云龙的《社区教育的管理与评价》、马叔平等的《论社区教育发展模式》都从基本理论、战略规划、宏观管理等方面,概括了当前我国社区教育的新经验、新观点,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九五”课题《面向21世纪中国社区中的终身学习的调查与研究》,运用社区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论,从未来社会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未来社会人的生活基本单位——社区建设出发,以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社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变动对终身学习的影响,探索实现终身学习目标的途径。

  相比之下,社区教育在中、微观教学领域的研究略显滞后,与社区成员与日俱增的学习需求和积极性形成明显反差。如何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如何整合社区成人学习过程中内外各种因素,如何组织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材,都面临诸多挑战和困惑。因此,尤为迫切地需要深入实际,在社区教育情境中进行问题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的“应然”与“实然”。

  2.成人学习心理研究是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薄弱之处

  国际上心理学在人类动机研究领域颇为活跃,如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模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等,无疑为学习动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国外对成人学习开展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相继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观点。我国宝岛地区重视成人学习心理的实证研究并有丰厚的积累。国内则是进入80年代后才逐渐加以认识的,近年成人学习力求深入教育心理层面,但对许多问题的探索偏重于理论思辨,比如叶忠海主编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教程》,探讨职工学习心理基础和准备,以及职工教育中学与教的心理学问题。高志敏在《成人教育心理学》中,按照人的成年期发展,阐释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和一般规律。还有《青年学习心理学》、《成人学习理论》等都主要从基本理论和知识概念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这些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不乏古今中外成人学习的理论精华,对于学科建设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成果。但由于成人学习者的复杂性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目前鲜有量化分析的研究。近年来多元统计方法的发展及计算机技术介入研究,提高研究的科学性,但涉及成人学习者,针对群体学习心理的实证分析为数不多,几乎是空白。零星的研究成果,或主要针对成人学校的学员(比如电大、成职校),或以年龄、职业进行群体划分,且样本量一般比较小,在科学解释和理论推导上,略显分量不足。

  有关研究表明,成人学习者具有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性,有丰富且个性化的学习经验。他们对参与社区教育的看法是什么,成人为什么学习,他们想不想,愿不愿,能不能,会不会学习,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多维度进行综合实证研究分析,才能找到答案。因此,从研究成人学习者独特的经历和体验入手,了解、掌握他们学习的意识、学习的观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准备、学习的基础以及学习的行为,对成人学习心理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深化认识,克服社区教育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社区教育实验本身是新生事物,尽管我们要学习国外的经验和理论,但中国社区教育的问题和规律,只有立足于本土去实践,去探索,才能获得真知灼见,才能有效掌握和解决。

  本课题是一个有理论价值的应用课题,其创新意义表现为:

  v本课题选择社区教育、社区文化、成人学习心理多视角探讨成人学习非智力因素的核心,揭示社区成人学习的一般心理特征以及相关因素,提升经验,阐释理论,研究选题角度较独特。

  v究竟应该如何评价社区成人学习,目前国内尚无成熟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法,本课题将在总结提升实践经验基础上,在评价方面作尝试性探索。

  v本课题将涉及成人终身学习多方面的内外关系,也将涉及成人学习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研究过程中,力求从整体性、系统性和特色方面有所创新。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课题作为社区教育的基础环节和前提条件之一,着眼于跨学科的综合实证研究。主要借鉴国内外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成人学习理论及动机评价方法等研究成果作为理论基础,从调查研究入手,通过实地抽样,开展社区成人终身学习现状调查,重点了解社区成人学习的需求、动机、态度和行为特征,探讨社区成人学习的优势和资源,建立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成人学习模式,为规划社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提供依据,并对社区成人教育课程设置和教材开发提出积极建议。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3

  我校数学组开展的课题研究有:福建省“问题解决”、“深化发展性教学研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及福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与学的研究”等三个实验课题。一年来,我校在省、市、区研究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其它相关课题,围绕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效的教研目标,认真深入开展了以探索课堂教学中的教法改革,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等课题实验。盘点这一年来的探索艰辛,也享受到课改真谛所带来的丰收与喜悦。

  一、对课题组实验教师的管理

  1、加强学习,提升教师素养。

  课题成功与否,与课题组成员的素质有很大关系,为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素质,使他们尽快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实施课题研究,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采用集中与自学的形式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如《数学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一些学术性期刊。多次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如:省、市、区的学科带头人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各级教研活动等。

  2、强化管理,提高研究效益。

  为了使课题研究取得突破,保证实验的效果,我们分别成立了以王亚列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组,优选以老、中、青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并带动全体教师参加的课题组。同时强化对课题实验的管理,尤其是课题实验的过程管理。我们要求课题的开展有学期总结、阶段成果分析、阶段实验报告、有教科研成果、大事记等。并加强对研究过程的监控,定期检查研究的进度,使课题正常有序的进行,确保研究的效果。

  二、研究实验工作的实施、活动的开展

  1、团结协作,发挥整体效能。

  课堂教学研究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战场。每学期,我们课题组都制定教研计划,利用每周三上午半天时间组织开展研讨课、说课、讲座等形式多样的研讨活动,以“师带徒,点带面”的形式,先年段集体备课再全校研讨。同时为了少走弯路,我们聘请省市区有关专家做顾问兼导师,并充分发挥学校内的骨干教师的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发挥团队作用,要求课题组的成员团结协作,发挥整体作战效能。要求在教研中指导新教师认真解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死教”教材为“活用”教材,使课堂教学真实有效。要求老师不但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还要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反思。真正把教材用活、用好、用实,使教材更加切合实际和学生地实际,提高课堂教学地有效性,使学生学得主动、扎实,富有成效。

  2、开展活动,突出研究重点。

  活动,既为教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更促进教师提高课题研究水平的能力。我们课题研究得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数学学习框架,重视学习过程、数学的素养、思想方法等指导的有效性。

  (1)增强上课技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讲解要清晰化,条理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特别是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2)适时点拨,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所以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老师的精心有效的指导,指导他们如何在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如教学《烙饼中的数学问题》一课,学生利用学具进行操作计算出3块饼所用的最少时间之后,老师提出问题“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怎样烙时间最省?”并加以引导:“可以观察所用的总时间和饼的张数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什么”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为有效。

  (3)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学生合作交流的形式要为学习内容服务,服从于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当教学内容开放性、探究性比较强的时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能最大程度的满足学生的表达需要,而且能真正达到互通信息,共享成果的效果。比如像《观察物体》《圆的周长》等课就比较适合小组合作学习。还有林莹老师执教“统计的初步认识”时,课伊始,教师使用课件比较快地播放了来小熊家参加生日会的各种小动物,让学生数一下各种动物的数目,因为小动物太多,速度又快,学生数不过来。这时,教师说:“想想办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小组就开始商量,分工合作。在小组内,有数小兔数目的;有数小狗数目的;还有数小象、小猫等数目的。又放录像一分钟后,学生顺利地完成了统计任务。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合作学习不但充分发挥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合作热情,提高了合作效率。还有如《密铺》这节课,在讲平面图形密铺问题时提出问题:在房间里铺地砖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还有哪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对于这个问题,学生靠个人能力完成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让学生利用电脑课件,分组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时,发现有的同学提出用一种多边形密铺,也有同学提出多种多边形共同密铺……各个小组内合作、交流、探究的气氛相当热烈,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三、课题研究成果

  (一)教师方面。

  (1)教师的科研意识得到加强,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这一阶段的研究,锻炼了我校数学教师队伍,课题组成员的课改意识得到加强,科研水平得到显着提高,在实验中能不断总结经验。两年多来,许多的新人茁壮成长。他们从“徒弟”变成“师傅”,并指导的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或教研活动中获奖。自课题开展以来,我们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示范课、研究课、对比课、汇报课、专题报告、学术沙龙等多种活动,每次活动明确一个专题、突出一个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对于课题重点研究的问题,承办了多场大型的'教科研活动。

  (2)课堂教学方法发生明显变化,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确立。

  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平等对话,处处洋溢着课改的气息,灵动的课堂,给学生以美的熏陶。课题组成员杜忠敏老师执教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总复习”在福州市小学优质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并代表福州市参加福建省“问题解决”教学研讨会又获一等奖;林莹老师执教的《数豆子》获华东六省一市课堂教学观摩一等奖;吴丰老师执教的《统计图总复习》一课参加鼓楼区六年课改优质课观摩,并赴省电教馆拍摄录像。陈芬执教的《简便计算整理与复习》,刘斯婧执教的《小数加减法》等均获得听课专家和教师的好评。

  (3)教师处理教材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显着提高。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选择、创造、实践的过程。教师的备课就意味着他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把学生需求的话题作为具体的载体,把社会实践的真实内容作为附着物,进行重组教材、有自我个性地把握教材、面向学生工作。因此,我们的教师的教学教案就增强了适应性,如教师设计“课后小结”、“课堂学生问题随笔”、“单元教学追记与反思”等内容,采取课前认真分析、思考,课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许多教师在课前都能充分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拟定多种可能有的相应对策。注重花时间去认真琢磨学生、琢磨活的课堂,更多地走到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教材的认识和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知识储备状况和他们特别关注的一些话题、社会现象等,并把大纲的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到这些学生的真正需要中。

  (4)学会反思,懂得总结

  《新课标》指出:“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一年来,课题组成员,撰写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其中包括教学论文、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其中教学反思不仅有公开课、探究课后的详细反思,也有平时上课后,简单的课后反思。现在,几乎每个课题组成员都养成了写课后反思的良好教研习惯。何彩明老师撰写的《浅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获全国论文评选二等奖,并发表在CN刊物上。陈芬老师撰写的案例《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和叶柳青老师撰写的论文《促进课堂有效性》均获省小学数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研究会论文(案例)评选一等奖。刘斯婧老师撰写的论文《浅谈数学课堂中应用意识的培养》获三等奖。

  (二)学生方面。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引导学生逐步构建数学学习框架,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方法,变“学会”为“会学”,使课堂教学省时而高效。

  (1)学生变得爱学习了。

  课堂上与教师大胆对话、提问质疑,学习中与同学热烈讨论,互相交流。由课内引向课外,或收集、或调查、或实地考察……处处留下学生探究的足迹。

  (2)综合素质提高了。

  学生的学习思路开阔了,提高了解读文本信息、获取知识信息、合理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养成多侧面、多角度寻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佳方法的习惯;学会运用自己的直觉和想象力去体验、去猜测;掌握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结果的策略;获得在学习中体验、探究、冒险,提出新的想法,对失败和挫折的无所畏惧,尝试新事物后的喜悦等情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获取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

  (3)合作学习更加有效了。首先是分工明确。在教师的引导下,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都有事可做,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使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让人人都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其次建立机制。让每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从而使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的局面。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思维的方法,养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全体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得到了不同层次的发展。在鼓楼区中低年级小学数学竞赛中,我校参赛的学生成绩名列前茅,获得一等奖的共有45人,二等奖的共有69人,获三等奖的共有67人。五、六年级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华杯赛”获奖人数众多,居全省之首。

  四、问题与对策:

  反思这一年来的研究过程,我们取得了颇丰的成果,同时也发现研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如何帮助年轻教师更好的解读教材,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将继续深入、系统的开展“传、帮、带”的方式,结合校园网,形成资源共享,构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2、课题注重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的研究,但如何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研究还有欠缺。所以我们要加强有效课堂教学评估方案的研究。

  3、如何根据目的要求、知识的难易以及学生的基础恰当地确定作业的质和量,做到有针对性,尤其怎样让后进生做到有效学习。所以要加强家校联系,培养孩子自学能力。

  4、如何根据所教的课题和学生,从不同教案的比较中选择最佳教案,避免教学中搬用参考资料上的教案等。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课题的管理,对课题做更细致、更深入的研究,顺利完成三个课题的所有研究工作,并且确保研究的高水平、高质量!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4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新一轮课程改革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师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改变以往以单纯传授知识为手段的做法,对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给予更大的关注,创造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模式,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富人性化,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课堂教学方式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体现个性、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教学及教学管理的实践,我认为,课堂气氛沉闷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师的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方法传统,没有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厌烦学习,抵制学习的心里,课堂气氛沉闷。这样的课堂教学阻碍着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发展,严重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方式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平等、体现个性、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立足“培养优质土壤”,让这些“幼苗”能茁壮成长,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落实新课改理念。即落实新课改倡导的“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

  2、实现三个转变。

  (1)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关注学生的需求。

  (2)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3)由注重课堂环节到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学习素养。

  4、提高学习效率和效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内容

  1、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现状及分析。

  2、构建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技巧。

  三、课题组成人员:

  XXX

  四、课题研究对象、方法

  (一)研究对象:5年级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予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践研究法、交流讨论法和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措施

  (一):进行调查分析,理论结合实际

  (二):深入课堂,听课、跟学生交流,然后收集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

  (三):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活动,对整个实验过程回顾、反省、总结

  六、课题研究途径

  1、通过教研组讨论、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情境,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3、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主、合作,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响应高效课堂要求,不光盯着知识点,更要注重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勇于表现,最重要的是对学习的热情,我的课堂我做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在课堂这个精彩的舞台演绎自己的人生。

  七、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本课题计划时间为半年,总体上分为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20xx.3—20xx.4)

  1、申报课题

  2、设计研究方案

  (二)实施阶段(20xx.5—20xx.8)

  1、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

  2、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构建良好课堂氛围的教学策略。

  3、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和各项准备工作。

  (三)总结阶段(20xx.9)

  整理研究资料,完成课题报告和论文的撰写,申请课题结题。

  (四)预期目标

  1、落实新课改理念。课堂教学中逐步落实新课改倡导的“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

  2、实现三个转变。

  (1)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2)由传统的课堂教学到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3)由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到关注学情、课堂氛围和师生、生生之间关系。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各种学习素养。

  4、提高学习效率和效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八、操作措施和策略:

  (一)、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目前课堂教学现状。

  1、课题研究开始,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课堂现状调查,对5(2)班的66位学生作了问卷调查。

  1、你喜欢上语文课吗?( )

  a、喜欢

  b、不喜欢

  c、不知道

  d、说不上

  2、你喜欢上这门课的主要原因是( )

  a、喜欢教这门课的老师b对这门课感兴趣c老师的课上得好

  3、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氛围?( )

  a、课堂气氛活跃

  b、课堂气氛安静c。课堂不受约束

  4、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好,好在( )

  a、学识渊博

  b、和蔼可亲

  c、教法灵活

  5、你觉得老师的课上得不够好,不够好在( )

  a、老板着脸

  b、废话太多

  c、教法不灵活

  6、老师设计的课堂情境你觉得( )

  a、能吸引你

  b、不能吸引你c老师很少设计或从不设计

  7、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你会( )

  a、积极思考,主动发言

  b、会积极思考但不愿发言

  c、从不举手

  8、上课时,教师是否注意传授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的窍门(如:记忆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等)

  没注意时而注意注意特别注意

  9、如果改进语文课堂提问希望增加

  a、趣味性活动

  b、与实际生活多联系

  c、与考试多联系d。增加多媒体教学

  10、你在语文课堂上常处于什么状态?( )

  a、以听老师讲为主

  b、常处于思考感受中

  c、与老师同学产生碰撞

  d、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e、经常走神

  f、睡觉

  11、课堂上,你希望老师怎样评价你的发言?( )

  a、答对了表扬

  b、答错了批评

  c、答错了指出错在哪儿

  (二):深入课堂,听课、跟学生交流,然后收集相关信息,为研究提供最真实、最鲜活的资料。

  (三)通过教研组讨论、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5

  我校是嵊州市一所乡村学校,因此最近才开始了英语教学课题的研究。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英语教学已经卓见成效,并逐步形成了“以科研促发展”的教学特色,英语教学已成为学校的办学优势之一。回顾我校英语教学的历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教育科研在推动我校英语教学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它使我们坚定了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的决心和信心。

  一、在课题研究中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中学英语教学之路。

  新课程改革为教育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

  1995年秋,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全国各城镇中学普遍开设英语课的文件,中学英语课程在我市普遍开设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开始探索中学英语教学的新思路,开辟有特色的中学英语教学新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计算机已经走入课堂,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了充分利用我校先进的电子教室、完善的校园网络系统,我们开始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并成为我校承担的中央教科所主持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课题实验的主要内容。在实验中,交互性的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被引进了课堂,在网络教室上英语课是常见的事,英语课上教学生浏览网站、制作贺卡、收发E—mail也并不奇怪。

  我们根据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听、说、做、玩、唱、演的主体性活动,使学生在动中学、做中学、玩中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学校专门开设了每周一次的活动课,新建了学生英语活动室,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此外,操场、公园、超市、街边都是学习的课堂。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对话和英语小品等。活动化教学有力地激发和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

  通过两年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活动化教学的原则,构建了“活动热身----活动呈现----活动练习----活动巩固----活动应用”的教学模式。并成功地举办了嵊州市中学英语教学活动化研究研讨会。活动化教学成为我校英语教学的另一大特征。

  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英语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与“活动化教学”已成为我校英语教学的特色。英语教学的优势明显地表现出来。我们的学生具有了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和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尤为突出。他们能大胆开口,熟练地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

  要搞好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而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效。作为今天的教师,我们在昨天受教育,却在今天教育明日社会的主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空间和学习手段。

  《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题实验迫使教师不断学习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树立新的教育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使今天的教育向明天更加靠近。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学习新的知识,获取新的信息,以完成知识结构的调整和更新,提高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能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使“改善师生关系、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等观念和意识更加深入教师的大脑,让教师不得不摈弃以往单纯以粉笔叫黑板、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旧的教学方式。

  在年级的英语课上,我们的教师借助网络,做了一个有关圣诞节的单元教学设计,在这个设计里,不但要求学生学会圣诞节的有关单词和祝福语,学会唱英语歌曲,还要求学生通过浏览教师制作的有关圣诞节的主题知识网站,了解圣诞节这一西方传统习俗,并学会用powerpoint 制作电子贺卡,在网上收发电子邮件。我们从这个设计中可以看出,教师的设计思想旨在打破学科体系,加强英语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学科知识渗透,以计算机为媒介,为学生提供综合应用学科知识、活动学习和开放性学习的内容和途径,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又如,在活动化教学研究中,教师在让学生巩固复习“bedroom” “dining room” “kitchen” “bathroom” 等单词和句子“What’s this room? It’s a …”的时候,教师让学生拿出纸笔,自己设计一套结构合理的房子,让学生两人用英语进行问答,然后评评谁的设计最合理,说出为什么。这样的课堂设计,体现了老师重视学生个体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思想,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课题研究,构建新的英语教学模式。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受中学教法的影响,多采用原来的五步教学法,通过课题实验的研究,我们总结出了更为丰富的教学模式。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中学生主动自主学习》课题实验,我们总结了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探索学习模式,协作学习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能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在刚才提到的单元教学设计中,有一课时的教学就是让学生自己浏览主题知识网站, 收集有关圣诞节知识的相关内容,并通过“小小演说家”的演讲活动、“圣诞知识知多少”的竞赛、圣诞节专题小报等形式,让学生通过网上自学的途径来掌握并交流所获取的信息。这种模式无疑改变了知识的传授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在活动化教学研究中,我们探索出了“活动热身---活动呈现----活动练习----活动巩固----活动应用”的教学模式。让所有的教学都在活动中完成。经常我们都可以看到英语教师带着学生在操场上操练英语口令“attention” “at ease”…也可以看到师生在超市里用英语问“What’s this? What’s that ? How much is it?”等对话。

  四、课题研究促进了课堂教学过程的改善。

  在实验中,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促进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使得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发生变化,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教学过程得到充分的改善。

  现在,英语组教师大多能熟练应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演示文稿、用Flash 软件制作动画、用Photoshop 进行图片处理,有的还能制作网站。在八年级的一堂英语课中,老师用制作的多媒体交互式课件进行教学,把课件放在网上,发送到学生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操作鼠标,点击主界面上提供的对话,歌曲,练习等项目来完成学习,所有的问题都在课件中呈现。因为它是交互式的,所以大多数问题学生能够通过操作电脑解决。活动化的教学过程更使学生感受到了英语学习的无穷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心情。可见,这样的教学过程,注重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它能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这样的教学环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五、课题研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要搞好教育,关键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更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做研究离不开踏实勤恳的钻研精神,也离不开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因此,全体英语组教师在实验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学习热情,学理论专著,学经验文章,观摩各类教研课、公开课,并主动参与研究和讨论。在打造杨波老师参加市英语教师比武中英语课件的设计的过程中,教研组成员表现出了可贵的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在共同参与、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之中教师也获得了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这本身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身发展的过程。近年来,我们英语组教师上过从校级到市级的研究课、公开课、示范课。市英语教研员来我学校听课,对我校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并对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和良好个人素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六位英语教师中,有嵊州市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

  如今,我校英语教师通过多年的研究合作,已成为了一支年轻、敬业、好学、肯干,具有一定研究能力和协作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六、让我们一起做研究。

  当然,我们的研究是没有止境的,我们正在申报新一轮的全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中,关于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验课题,并将把“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坚持走到底。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所以,我倡议全体教师:让我们一起来做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6

  一、课题研究的是个什么问题、主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包括问题提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理论依据等。

  二、课题怎么研究出来的。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指导思想等。

  这个部分的陈述,要使人感到你在研究过程中,研究目标合理、有效,研究内容具体实在,研究步骤安排科学规范,研究方法得当。通过这个问题的陈述,突出使人感到确实有几条重要的研究经验可以给其他主持人借鉴。

  三、主要的理论性成果和实践性成果以及成果的影响。

  不仅要具体陈述公开发表的论文、出版的专著等,还要表述成果带来的影响和作用和实际的效果。

  例如《职业中专“学生健康成长工程”实践与研究》自我鉴定意见

  一、课题研究立意较高。该课题研究坚持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针对当前职业中专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依据以德治国的方略和学校教育的现实要求,从理论实践两个层面不断地寻求科学的教育方法与育人途径,并把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及时运用于实践,使课题研究不断深入和扩展,进而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整体改革实践。

  二、课题研究思路明确。该课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主线,按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对学生成长的个体性、微观性、过程性、动态性以及教育的导向性、制约性等进行动态的分析和研究,并建立了与中专学生相适应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体系,进而对素质教育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释和相应的完善。其理论框架的核心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使成长主体在必需和尽可能完善的成长条件的激励、引导、保障和规范作用下,在价值体系、智能水平、身心状态、思维模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持全面持久、优质高效、积极主动、自主充分、愉快和谐的成长态势。其操作体系的核心是:依据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调动一切教育手段(包括教育行为、机构、投入、场所设施、人员、内容和活动等),挖掘成长因素和潜力,激发成长需要和动力。通过科学的导引、制约、激励等机制的作用,实现学生成长的目标。课题研究的思路清晰,通过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构建,增强了学校教育的科学性、实践性、有效性,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措施得力。该课题的研究作为学校的重点工程,由学校一把手亲自主持,并整合了学校的一切教育资源,不仅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都达到了最优配置,而且还构建了科学的督导和运行机制,既保证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质量。

  四、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在四年的研究和实践探索中,我们始终以国家教育方针和关于德育的一系列文件为基本依据,以科学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结合学校教育的特点,形成了具有职业学校特点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经过实验,进而得以全校全面推广,已取得了显著成效。近几年学生的整体素质已大幅度提高,毕业生安置连续几年均实现了优质就业,就业率为 00%。该课题研究的成果还具有创新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它不仅对职教系列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还可以为各类学校教育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7

  一、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xx.3xx.6)

  1、成立课题研究专班,提出研究问题,,草拟研究方案,理清研究思路,筹备、问卷调查、开题阶段。进行理论研究,收集、分析相关文献。进行师资培训、开题。由有一定教育科研水平的教师组成课题研究小组。陆桂梅科研主任草拟调查问卷与实验方案。研究小组讨论通过。

  2、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工,依据方案制定课题研究日程和相关计划与规章制度,对课题运行提供组织保障、经济支持和人员保障。

  (二)课题研究深入阶段(xx年7月xx年10月):1、制定实施计划。

  ①明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难度、研究范围;

  ②修订研究措施、方案,调整科研人员的具体分工,培训教师。

  3、筛选研究对象。针对以上触目惊心的问题,我们课题小组在学校的支持下,以班级为单位,分门别类由课题组教师与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一道组成联合跟踪辅导小组,在逐人建立个人档案,逐人制定干预计划的同时,分别对比较突出或带普遍性倾向的问题选择了1至2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重点研究。

  4、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培训家长。主要以家长学校为阵地,校长兰勇林及管政教工作的政教主任赖丽琴组织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专管德育工作副校长杨燕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学校举行多种有关关爱和有利于留守儿童成长的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形成了一种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

  5、确立个案。15名课题组研究教师自主筛选,共确立了20名留守儿童作为重点研究个体。

  6、建立档案,跟踪管理。档案内容包括

  ①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结构、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

  ②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年级、身高、体重健康状况、人格特征和重要生长史;

  ③问题发展史:包括问题类别、首发时间、在何种情况下发生、当时学校与家庭的背景事件、问题的处理与效果。

  ④其它的影响:如饮食、睡眠、情绪、行为;

  ⑤家庭适应:如亲子关系、手足关系、父母(祖父母)管教的态度与技巧;⑥学校适应: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习态度、学习成绩。

  (二)课题研究深入阶段(xx年7月xx年10月)。

  1、针对个案,实施研究。针对不同的个案,对症下药。我们采取的主要方法有:家庭走,个别谈心,教师引导,同伴互助,环境熏陶。

  2、补充完善,深化研究。我们的具体做法是在总结对20名研究对象进行干预与矫正的经验与教训的同时,进一步细化和补充干预措施,完善矫正方法,并推广运用到所有“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的诊断与干预研究中。

  1、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⑴针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且亲情缺失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以下形式的教育活动。

  模拟家庭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关爱,我们将设计模拟家庭活动。即:每位参研教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

  酷对子由父母均在家、家庭和睦、家长素质较高的学生与一名留守学生结成对子,视为兄弟姐妹,在生活学习中比学赶。

  亲情教育课为了让留守儿童每学期至少有一次与外出父母交流的机会,学校将安排每班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会,会上让学生自己上讲台与父母交流。并将亲情课的具体时间通知给家长。让留守学生向家长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思想等,了解父母在外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与家长亲切交流。

  ⑵针对留守儿童的自我约束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一系列自主教育活动。

  自主规划留守学生在班主任老师、扶教师的引导下,描绘人生理想,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把它抄写在笔记本的扉页,或向班、小组同学公布,或装入成长记录袋,便于老师时时检查督促。

  自律承诺留守学生与班主任老师、班集体和扶教师签订自律承诺书,找出自己最突出的缺点,向家承诺限期改正,并写明改正缺点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以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自我评价班主任、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通过日记、周记、汇报、“每日几问”、月评、期评等等方式来便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

  ⑶针对家校联系不畅,代理监护人监护能力差的问题,我们将开展以下活动:建立专门档案每学期初,学校将分班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登记好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等等,同时还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

  疽校联系卡学校将建立家校联系卡,以全面了解代理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与留守学生的关系等等。及时向代理监护人馈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表现等,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⑷针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偏高,我们将开展的活动有:

  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按照上级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自我调适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培养其健康的心理,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②设立心理咨询室学校将开办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员(学校专管德育工作副校长杨燕珍),为留守儿童和全体学生排忧解难,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

  (5)根据留守儿童性知识贫乏的情况以及存在的性心理状况,我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进行性教育。

  性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个陌生领域,老师的素质决定性教育的质量,因此,老师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坦然对待性教育。我们课题组要组织教师学习性生理知识及保健知识,少男少女的心理学,心理辅导理论、方法和技巧,使老师在性教育活动中得心应手。

  开设性知识专题教育,向学生普及青春期性知识(我们学校请妇幼保健院医生来作专题市场坎座)

  从调查中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性知识贫乏,导致他们性心理滞后,甚至使他们微弱的警惕与防备失去作用,容易误入歧途,因此,我们想通过专题教育(请专家来学校讲座)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性发育知识,教给他们保持身体卫生的保健知识,教给他们正圈理两性交往中的出现的种种问题等,向学生普及青春期性知识。

  设立心理辅导室,由学校专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杨燕珍负责此项工作,矫治性心理问题。

  班主任要加强对问题学生的个案跟踪

  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是班主任实施,班主任要早些发现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本班中问题较的学生个案跟踪,实施长期心理辅导。

  (6)针对学生法制观念、法制知道淡薄,容易打架斗殴,以欺小的现象,我校定期请合山市里兰派出所的警官们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制专题讲座。

  2、完善教育功能结构

  我们在解决留守儿童管理的同时,促进学校教育功能结构的'变化,学校在关注教学、关注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成长状况,明确学校管理必须贯彻新课改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爱生为贵,服务为重,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思想。

  一是建立“关键在校长,基础在班级,落实靠教师”的教育管理机制。学校将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后勤主任、安全办负责人为成员的“留守学生教育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并进行考核评估、总结奖励。班主任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起着直接的作用,各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开展工作。

  二是建立“四个”教育服务制度。一是定点、定人联系制度。学校根据本校留守学生的.总人数与教职工的总人数比例,确定教职工定点定人联系留守学生作为扶对象。二是定期与不定期沟通制度。建立与代理监护人、社区联络员、对子家长的沟通联系制度,对留守学生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教育。三是代理监护人培训制度。每月组织代理监护人学习有关儿童管理、安全管理、法制基本知识等。四是考核评估奖励制度。学校把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作为劳动纪律、考勤、奖励与处分、职称等量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落实德育的首要地位。学校加强对政教处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制度建设和考核管理,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保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并把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联系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再次对20名的研究对象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前后两组数据对比分析,我校这16名以上的留守学生研究对象的心理障碍明显得到矫正,他们不但消除了潜意识中的自卑、极端等意识,热爱学习,生活学习在自理方面有了很的提高,也理解和支持了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尊重监护人。我们的研究初步取得成功。

  在延用以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经的基础上,我们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一步辅导留守儿童完成作业,利用假期时间给留守儿童送上温暖。

  (三)课题研究总结思考、结题阶段:(xx年11月20xx年3月)

  1、按计划定期召开召开课题工作总结会,课题组成员进行对自己研究的个例进行分析,交流工作经验,进行评比,进行总结思工作,撰写研究论文。

  2、对课题结题工作进行分工,整理材料归档。

  二、研究计划执行情况

  一年来,课题能按计划,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组针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拟订了课题实施方案与计划,保证课题有序进行。一年来,课题组举行校内课题研究活动近30多次。为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课题组制定三个阶段的计划,并及时进行总结,课题组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从出勤率上保证课题的开展。此外,选定的20名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一年来,我们认真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努力提高每个成员的理论水平。一年来,课题组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内容要求与安排,每个成员都主动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项各次活动,与此同时,课题组组织全体成员定时学习科研理论,学习先进、有效的研究思想、研究方法和研究经验。

  2、充分保证课题研究时间。我们充分利用课内外的课题活动时间,做到专时专题研究。课题研究实验以来,根据本课题研究的计划,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进行研究系统学习学习留守儿童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工作能力。

  3、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题研究实验以来,通过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感恩教育专题报告,主题班会,积极进行课题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有助于研究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教育研究的活动。

  通过一年全体课题组成员及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三、研究变更情况(课题组成员变更情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校陈家意老师由于个人家庭原因,辞职老师的工作,陈家意老师不在是我课题组成员,由我校骨干党良英老师加入课题研究,增加我校课题研究的实力,保证课题研究按时完成,课题研究效果显著,成绩突出。

  四、成果的代表作

  课题负责人陆桂梅撰写的《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粟喜莲老师撰写的《小学留守儿童的问题探究》,罗冰老师撰写《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兰勇林老师撰写的《如何关爱留守儿童》,黄云东老师撰写的《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党良英撰写的《浅谈“留守儿童”教育》,刘桂凤老师撰写的《用爱关注,用心呵护留守儿童》,韦美芬老师撰写的《浅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等,荣获中国教育学会现代教育艺术研究总课题组、全国馈刻学法研究会、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论文评比一等奖。杨燕珍老师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初探》,潘彦霖老师撰写的《爱让每一朵花绽放》,陈剑飞老师撰写的《浅谈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农志娥老师撰写的《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巫玉新老师撰写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思考》,谢丽华老师撰写的《如何做好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赖丽琴老师撰写的《用爱滋润留守儿童的心灵》等,在20xx年“创新杯”全国中小学论文赛中荣获二等奖。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8

  孩子与父母。农村流动人口是介于农民与市民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是“户籍”农民,却又是“编外”市民。他们的孩子也是不同于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一群,虽然他们在户籍上仍是农村人口,但他们比纯粹的农村儿童更多的经历了“城市生活”,而他们的城市生活又绝不相同于纯粹的城市孩子。由于这种特殊的社会和家庭背景,他们比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经历得更多,也更早熟。通过他们笔下的家庭生活,可以更近距离地看流动农民这一群体的生活原貌。ゼ彝ピ谡庑┖⒆拥男哪恐校最普遍、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贫穷和父母的辛劳。

  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妈妈都是农民,每天早出晚归,累得他们还没40岁,就满脸皱纹,皮肤黑黝黝的,看着像50多岁。我们生活得虽然是苦了点,但是生活得特别幸福。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我们没有多余的钱买肉包水饺,妈妈就买了点油条包水饺,没有钱买月饼,爸爸就用给他买鞋的钱买了点苹果给我们吃。虽然我们没有吃到肉水饺,没有吃到月饼,但是我们心里都特别高兴。

  也许越是在这样的家庭,孩子越认识到生活的不易,因而也越能够培养起对父母的感激家庭的责任感。在孩子的作文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话,“我知道爸爸妈妈对我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我要好好学习,取得好成绩报答他们”,“我想,我长大了,要赚很多钱养爸爸和妈妈”,“我家是卖菜的,虽然很贫穷,但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一定要出人头地”。

  一个孩子在作文中写道:

  爸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去送烧饼,送完了烧饼就要做,手不停脚不住。每当我爸爸妈妈做得满头大汗的时候,我真想说一声,爸爸妈妈,你们真是太辛苦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又不想说了,我想把这句话一直留在心里。爸爸妈妈,你们一天做的事太多了,我长大了一定要把你们的养育之恩一点不漏地报答你们。

  相对于其它社会群体,流动农民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流动生活便也反映在孩子的思想中,孩子们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爸爸为了赚钱才来北京的'”,“由于爸爸妈妈在家里的收入太低,总共不到200元,便来到北京打工,我也被迫转学,来到了这个特殊的学校。”ゼ彝牧鞫使这些孩子的教育过程也具有了流动性,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不能在教育上做更多的选择,许多孩子都曾有过或长或短的缀学经历,而至今还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徘徊在城市的校门之外,从下面这篇作文片段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孩子曲折的就学过程:

  “……我姑姑在北京,后来我家就到北京打工。北京找工作很难,后来就卖盒饭、卖水果、烙大饼。父母整完了他们的事,又为我的事操心,因为我在北京不上学,找不着学校,北京的学校学费太贵了,差不多得二、三万。后来我们听人说有一个打工子弟小学,我们就到学校去跟校长说,校长不同意,我妈把我送到了老家上学。……过了一个学期,该上六年级了,我又来了北京,到打工子弟小学跟校长说,后来校长说考试能考上就能念,最后我考上了就在这念书了。我妈妈和爸爸为我操了很多心,我一定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好好学习。”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学习的机会是得来不易的,他们的天然受教育权利取决于家庭的经济条件,取决于社会能不能允许和提供给他们机会。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9

  多媒体对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效率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这一点,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能够深深地体会得到。所以,我们提出了“如何利用多媒体让英语课变得‘有滋有味’---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思索与研究”这样的研究课题,旨在进一步明确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并善用和擅用多媒体,使其发挥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有的作用。进一步,通过多媒体,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促进英语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协调师生关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召开了课题研究计划性的会议,有钱学习拟定课题计划,部署课题的每一步任务。这样,我们的`课题就能够有目标、有方向,易于操作,易于管理和监控。具体课题计划如下:

  一,由沈晓丽负责收集整理知网上发表的有关多媒体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文章,交由课题组成员研究、思考,形成自己的与课题有关的教育灵感,从而形成自己的论文。

  二,课题组成员共11人。为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其中,主持人丁菊香负责课题的总体把握。副主持人沈晓丽起草课题计划,协助主持人完善课题的各方面的工作。钱学习协助主持人做好课题开会的通知、联络等方面的工作。

  三,课题成员具体分工:

  四,论文数目要求案例、课件评比、公开课等方面的计划。

  1、凡是课题组的成员,计划至少要有一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善于写论文或有精力写论文的同志应积极多写论文、尽可能多发表论文。

  2、当结题时,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总数至少要达到10篇以上。

  3、要有获奖的案例。

  4、要有获奖的课件评比。

  5、要有利用多媒体获奖的公开课、联谊课。

  6、要有利用多媒体获奖的考试分析或试卷分析。

  五、课题会议计划

  课题会议准备至少每学期要召集一次,通报各自的进展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该项工作请丁菊香负责拟订,沈晓丽负责通知。

  为了营造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我们并不限制论文等获奖的级别,希望该计划大家能积极贯彻执行。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0

  课题研究已进行半年有余,通过同组教师的协作努力,课题顺利进行着,对此,本人特做出如下总结:

  一、本年度课题研究进展情况及成果:

  1,教师理论水平等到较快提升

  通过课题研究,全组教师共同努力,阅读了量的教育理论书籍,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学习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教学观念,促进了课堂高效率,在实践的同时积极总结并撰写论文,确实得到了能力的提升。

  2,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得到有效的培养,从而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课题研究与开展,学生能立完成只是结构的构建,有利于学生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通过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知识进行了一次有效信息加工,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立体思维能力。

  3,加强了师生的协作,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高,光靠老师的行动还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真正积极自主的学习起来,俗话说“教学相长”,通过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渐渐自主的培养起学习的积极性并真正落实到实践中,从而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

  以下是教师获得的科研成果:

  王柳明《返璞归真的文本阅读谈初中语文文本阅读教学的教师角度》

  第十二届五四杯一等奖xx年

  邵秋芳《有效朗读,精彩课堂》xx年“金帆杯”二等奖

  二、下一阶段研究规划

  1,继续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实验,注意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

  2,针对学生差异,在教师的有效课前指导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重视整体知识的构建的运用,提升自己对知识有效加工的水平,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教师在,有效指导过程中,要侧重思维方法上的`指导,提供相关示范,鼓励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提高学生探究新事物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乐趣。

  4,积累教育资料,撰写案例和论文。

  三、感谢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教师的指导助,特别是一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引导,让我在研究的过程中得以顺利进行下去。特此表示感谢,本人将再接再厉。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1

  20xx年xx月,我校承担了综合实践研究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总课题组汇报如下。

  一、对本课题研究的认识

  自主性学习是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是国际社会比较认同和实践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本质就是强调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活动能力、活动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活动策略,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教师转变原有的课程教学观、学生观,寻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方法,进而在各科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体性地判断以及更好的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自律意识、关心同情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课程其实是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自学与指导结合起来,融开放、引趣、导思为一炉的新型课程,它打破了以课本为中心的单一性,打破了严格意义上课堂教学上的封闭性,它把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的知识学习和体验放在首位,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这一切都为开展自主性学习提供了最佳土壤。所以本课题,尝试在这一领域做一番积极的探索,期望能在探索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为自我个体的发展获取一个开放的生成性的动态过程。

  二、研究工作的具体过程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全力支持课题研究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们将课题研究列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安排参加过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远程研修培训的主任具体主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接着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选拔优秀的骨干教师担任实验教师,按教师个人特长进行具体分工,同时还建立完善的课题制度,如经费保障制度、人员奖惩制度等,从人员与管理上确保课题的研究质量。

  (二)分析整合学校资源,搭建实践活动平台

  20xx年xx月,课题组成员对学校资源进行了分析。我校成立于19xx年,历史较为悠久,连续多年均被评为荣成市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硬件建设,加大了投资力度,使教学设施达到了市一流水平,被评为“山东省教学示范校”。除了拥有丰厚的物力资源外,学校还拥有大量的优质人力资源。另外我校的环境资源也具有特殊性,在学校周围分布着荣成市的各大商场、自来水公司、嘉盛乳业等丰富的社区资源。经调查研究,课题组的老师决定充分挖掘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与崖头村村委、敬老院、嘉盛乳业、市政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在青山公园附近建立了农田生产实验基地,为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开展搭建好了校外平台。又在校内建立木工坊、综合实践活动室,让综合实践活动课这一新课程的亮点真正亮起来。

  (三)抓好教师培训,加强教研力度。

  为了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形成特色,我校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在培训中,我们坚持内培和外培相结合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到外地学习经验,拓宽培训渠道。在课题研究的时间里,采用网络主题教研、发放学习材料、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定期举行专题学习,每学期都要进行课题研究情况分析会,并带动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我们采取了每周集体教研的方式,每学期召开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课、研讨课,我们还经常请到市教研室的张春芳老师到校及时指导工作。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参加市教研中心组织的各种研讨学习活动,及时研讨教研中出现的问题、相互交流经验和体会,开拓思路。还大力支持实验教师参加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的开发工作,以求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这些活动中,教师业务水平提高了,思路开拓了,教师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开发管理平台,建立课题研究网站。

  为了使课题研究实现过程管理、高效管理和科学管理,我们组织骨干教师开发了该课题的专题研究网站——“一路同行”。该网站设立了“课题概况、课题研究、在线研讨”等栏目,为课题的实效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这个平台有利于教师相互交流、学习,方便教师随时查找相关资料,通过案例的学习深入开展研究;这个平台有利于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我们要求实验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留研究资料,教师每做完一个步骤就可以及时上传到自己的文档里,这样课题组就随时可以监控每位实验教师研究到了哪个阶段,同时随时可以进行过程指导。到最后也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完整。

  三、研究工作的成效

  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我校以抓好教科研为先导,紧紧围绕课题目标,采取了各种有效和有力措施,花大力气开展了各项实验研究工作,目前实验工作实施得十分顺利,并已经取得实效。

  (一)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观察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质。然而,观察能力并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综合活动课上,教师在实际的观察活动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了观察能力。源于对牛奶的好奇,有的班确实了综合实践课题《走进牛奶世界》。在实验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走进嘉盛乳业有限公司,参观了袋装牛奶的整个制作过程,拍摄了自己想要的照片资料,并就心中的疑惑向专业人员进行了咨询,从中获得了不少乳品生产知识。

  (二)培养了学生自主协调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协调发展。这时的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我们在青山公园开辟了一块试验田,孩子们经过辛勤劳作,收获了一些蔬菜。收获的蔬菜怎么办呢?同学们展开了讨论,最后商定:一部分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奶奶们,提前商定书写祝福的对联、准备精彩的节目、为爷爷奶奶收拾卫生,给爷爷奶奶们带去自己的一份孝心和爱心;另一部分去市场卖掉,用卖来的钱换取春季的种子,同时去体验一下卖菜的感觉。于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拓展性主题:感恩社会——走进敬老院,感受生活——我是小菜农,在孩子们的精心设计下应运而生。

  (三)培养了学生自主动手的能力

  综合活动课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不局限于课本,它也可以因地制宜进行,及时地把最新的信息传播给学生。活动也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把劳技教室重新进行了整理、配置,整洁敞亮的教室让人神清气爽,高标准的木工全套工具锃亮有序且一应俱全——这便算是有了“好马”。

  根据工作实际,木工小组由张晓娜、彭娟老师负责。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木工小组的活动已经走上了正轨。整洁的活动室也渐渐热闹起来,在学生们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我们看到了喜人的成果:有按比例制作的篮球架,有设计精巧的小木柜,还有省力的垃圾撮……他们给试验田制作的告示牌已经插到了地头上,引起了大人们的驻足观看;树上两个爱心鸟巢现在也住上了几只小鸟,成了它们温暖的小家;送给幼儿园小班的几个小茶几虽然制作很稚嫩,但是谁也不能否认孩子的用心、细心、耐心……

  (四)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丰富的问题情境,而且活动内容的丰富性也有效地调节了学生的大脑功能,充分挖掘了他们的大脑潜力。学生自己操作,寻求答案,手脑并用锻炼了自己。最可贵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观察分析,获得了直接经验。寒假回来,我校举行了“走进大年文化”成果展示活动。

  学生搜集了许多年文化习俗的资料,拍了过年时人们包饺子、观花灯、蒸枣馒头、捏面灯的图片资料,对物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压岁钱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知道合理计划地使用压岁钱了,使多人都做了零花钱开支卡。“一年之计在于春”,刚开头儿,孩子们就拿出了这么多的作品,相信以后他们在综合实践的大道上脚步会越来越坚实。

  (五)培养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减少了不必要的`纪律约束。它不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同时也鼓励学生与众不同的方法、思路,避免了统一答案、统一方法。学生开始变得善于主动搜集一些资料了,除了活页资料上的小知识卡片外,凡语文书上涉及到的科普知识,学生都会去翻阅相关资料,有的还在网上查寻。学生学会主动涉猎课本以外的科普读物了。例如,为了研究花木知多少,很多学生买了科普读物研究周围的花草树木,不但知道它们的特点,还知道它们的作用,提高了他们保护花木的主动性,与以往的被动保护相比,他们是从心底里来爱护大自然里的一草一木的。

  四、丰硕的研究成果

  务实的课题研究,丰富的劳动实践,为我校学生的成长打开了“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的广阔世界。

  在荣成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成果展上,我校有15件制作、发明类作品参展,成为参展数量最多的学校,其中高处苹果采摘器荣获xx省中小学科技发明二等奖,预防近视椅、点滴报时器等获xx市科技发明一等奖。另有《蜗牛爬行的秘密》、《蚂蚁喜欢吃什么》等科技小论文在省市级获奖;学生作文更是频见报端,学生写的《种菜小记》等7篇实践体验日记分别在《xx时讯》、《xx报》、《xx晚报》上发表。

  刘xx、徐x等指导教师撰写的有关课题的通讯多次被《xx时讯》、xx市广播电台、xx电视台、xx卫视报道,20xx年我校的课题成果还在中央国际频道播出;20xx年上半年,分管课题具体工作的xx主任写的《这边风景独好》先后被xx教育网、xx网的综合实践活动专栏采用,其点击率曾一度领先;xx老师的《标本制作活动,彰显科技魅力》论文获第四届xx省科技教导员论文二等奖;xx老师的论文《多一把尺子,多一份希望》,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获得威海市“中小学实践与创新”重点课题优秀成果;课题总负责人张金平校长撰写的《在“动”中体验,在“活”中收获》一文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有两次在市培训中心组织的经验交流会上做过典型交流,其做法在全市得以推广。

  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从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因而得到了家长、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xx年xx月,xx电视台还对我校的农田实践活动做了专题跟踪报道;同月,我校五年级三班学生利用校外资源“世界勤俭日”开展的系列活动先后在荣成电视台、威海电视台的“新闻直播”栏目播出。

  20xx年x月至今,我校共接待了兄弟学校的参观学习活动8次,获得到校人员的广泛好评。我校共计接待xx市级以上领导的视察8次,其中省教育厅副厅长xx、省妇儿办xx主任等领导先后来我校调研工作,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

  五、研究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要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学校的领导要重视,亲自参与研究的策划、组织与实施,保障实验的人力与物力的投入。学校要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校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学校要主动争取专家的指导,为教师提供理论上的支持与帮助。与有关单位结成共建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搭建平台;从社会中聘请校外指导教师,建立校外指导教师联系手册。与家长建立有效的联系,吸引家长参与活动,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

  六、研究工作的反思

  通过课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为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在一些具体环节中还存在着不足。如有些师生因思想观念的限制而没有完全“活”起来,部分活动的课题内容受到局限,没能深入到更深的的层面。所以,今后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巩固研究成果,力求比过去做得更好。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稳固研究网络,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我们将继续在课题组负责人xx校长的领导下,在分管领导xx主任和课题组骨干的带动下,定期活动,以活动推动课题的发展。

  (二)加强科研力量,扩充课题组成员

  由于学科和研究范围的扩大,课题组人员必须扩充。要精心挑选人员,把思想素质高、责任心强、科研基础好的教师吸收进课题组,使研究不断深入。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如果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就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就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掘出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2

  学生活要接近尾声了,家一定都对毕业设计充满畏惧,在做毕业设计之前指导老师都会要求先写好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家整理的《新课程背景下培养中学生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1世纪将是人类依靠知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和机遇,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创新教育,让科学的光芒普照中华,实现科教兴国战略,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生物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与新课程的实施紧密相连,自20xx年秋学期新课程在我省全面推行以来,探究教学中暴露的诸多问题使我们意识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决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1、探究能力与素质教育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在教育领域里追求人的素质获得全面发展,已经变成一种集体行动,成为国际教育的重要趋势。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已经成为21世纪基础教育的重要方向。《中共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主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之所在。

  2、探究能力与创新教育

  当前,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整个教育的灵魂。正如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认为的那样,“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8]。即是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这种创造力集中体现的是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精神,它才是教育真正需要“唤醒”的东西。

  3、探究能力与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我们在科教兴国的战略问题上,往往过多地强调科技的经济功能,偏于技术的、物质的乃至产品的层面,却往往冷落了科学探究、科学理性和科学思想对人、对社会的根本性作用。教育的“功利性”也总是与“应试教育”一起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桎梏。探究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核心目的,通过科学方法、态度的训练与养成教育,逐渐使科学理性之光真正照耀于亿万人的心田,激发人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发现。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应该是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实施的表现之一。

  二、课程的需要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是生物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生物科学素养诗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公民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要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很显然,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也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方法之一。《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重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学生在学校期间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活动,那么,当他离开学校时,对生物学会形成更深的印象和积极、正面的态度。高中毕业前,学生们应该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至少进行一次“真正的”的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探究时,学生们应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技能,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探究现状的思考

  20xx年秋学期我省全面实施了新课程,通过一个多学期的探索和实践,许多教师已经积累了众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有待进一步挖掘,升华为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新课程的实施也对广师生在思想层面和操作层面都造成了极的冲击,许多困惑和不解纷至踏来。在诸多问题中,“培养探究能力的策略”首当其冲。学生不知如何探究,教师不知如何指导探究等新问题在每一所学校中都存在。根据对我市部分地区学生有关探究能力的问卷调查,比照其他省市、学科的调查结果,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

  1、学生层面。

  从“高中生学习生物学的动机”调查结果看,“问题解决”作为学习生物学的动机,得分最高,其中“探索未知世界的机会”是部分学生喜欢的。从“高中生对不同生物主题的兴趣”调查结果来看,“与实际应用和实践观察”有关的内容是学生们最感兴趣的主题。从“高中生对生物学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调查显示看,学生们最感兴趣的是通过“参加野外实习”、“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和“执行一项个人计划”等活动进行体验式学习(刘植义,20xx)。这说明学生乐于探究,希望通过课内外不同的探究形式解决问题,发展探究能力。但是,从“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现状”的调查结果来看,部分高中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推理论证能力,但缺乏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思与批判等能力[20]。在探究实验中多数学生还只重结果而轻过程,重数据而轻本质,没有学会探究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顾莉,20xx)。学生们渴望探究,但高考这根指挥棒多偏重结论性知识的考查,使得他们“不得不”忽视探究的过程,山东省有关高中生物新课程学习状况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点[15](贺建东,20xx)。这些情况说明,高中学生各方面的探究能力还很弱,学生们的探究愿望没有得到真正的满足,也没有真正转变为实际探究中的各项能力。

  2、教师层面

  从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因素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进行探究的内驱力、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发展水平、教师的科学素养、学习资源和探究学习环境”是影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教师的科学素养尤其是引导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等方面的策略是重要的决定因素[29]。科学探究方法的获得,除了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索,不断积累以外,主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教给思维方法,指导思维路径,使学生领会并付诸实践,以逐步形成习惯,形成能力,并在交流中得到进一步强化[15](贺建东,20xx)。但是从“教师对探究性教学的理解和培养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的调查结果看,部分教师虽然知道探究的主要步骤,但缺乏具体的教学策略。少部分教师甚至还不知道“什么是探究”,农村中学的有些教师对开展探究学习排斥性依然很强。这些现象充分的表明,多数在非探究学习中培养出来的生物学教师,若不经过职后专门的探究教学策略的培养和实践,一开始很难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探究学习指导(纪琴,陆建身20xx)。此外,探究活动的开展由于受到时间、学习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开展的并不普遍[16]。

  以上调查结果映了在“学生的探究动机、现实的探究能力与教师的指导策略“三个方面存在着多对矛盾。学生想探究,但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实践,探究能力自然较低;教师想指导,但缺乏相应的教学策略,缺少解决探究活动中困难的途径。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畏难甚至退缩不前是行不通的,也是与国家推进课程的决心相背离的。我们应该找原因、想办法,不断探索与总结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为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推进提供支持。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探究能力的结构与表现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能力,它的组成要素中不包括非智力因素,但二者会相互产生影响。国外的研究表明,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高层次能力。一般认为,科学探究能力是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探究活动的具体方式和心理特征。对探究能力的理解,可以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加以体会,其语言、逻辑-数学、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人际关系、内省等智能,可以助我们全面的认识探究能力。它给我们的启示是:探究能力评价应该采取多渠道、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

  但是,从多元智能角度构建的探究能力结构模型国内外研究还比较少,这一点使得我们在探究能力的把握和测量上难以适从。国内有学者参照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构建了基本科学能力结构模型(申继亮,20xx)。后来又有学者以此为基础构建了以科学(探究)过程、科学内容和科学品质为三个基本维度的科学探究能力结构模型,并以科学品质为主要维度,列举了评价学生探究能力的50条表现。

  这50条探究能力的表现是从思维的深刻、灵活、敏捷、批判和创性角度编撰的,虽然渗透探究过程的要素,外显性强,但与中学常用的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不相吻合,而且这些表现比较繁杂,中学教师难以操作。“能力”是高中生物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科学过程这一角度出发,明确列举了高中阶段学生应该学会的11个方面的探究能力表现[1],可以说是体现了上述模型中的核心部分。这些表现与探究教学(学习)的程序基本一致,将探究内容和品质渗透其中,以它为出发点形成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模式,进行探究能力的评价,目标明确也非常容易操作。

  2.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探究教学模式

  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只有从一个人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中,才能看出他具有某种能力。科学探究能力表现在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过来,这种能力也将直接影响和决定探究学习的效率和结果[17]。

  探究式教学,亦称探究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并获得体验的实践活动。

  探究教学的核心是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柴西琴,20xx)。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即是教给学生自主探索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科学问题的方法和技能。使科学教育面向真实科学是当代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而科学教学要与真实的科学探究相接近,就必须首先呈现出科学探究的“形”,或者说与科学探究保持“形似”。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时,为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取向,而非特别限定的`某种教学方法。

  3.1强调“过程技能”的策略取向。

  早期培养探究能力的策略,其建立者采用了还原论的思维方式和过程分析方法,将科学探究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立的成分,如观察、分类、假设、推论、预测等。相应地把科学探究能力分解成一系列立的技能,如观察技能、分类技能、假设技能、推论技能、预测技能等,称为过程技能。其基本假设如下: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系列过程技能的集合;这些过程技能是可以通过练习来立发展的;学生的过程技能得到发展后,就可以用来解决实际的`科学问题,科学探究能力也就得到了发展。据此提出的教学策略是,首先让学生立地练习和发展这些技能,然后再结合起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3.2强调“控制变量”等核心要素的策略取向。

  有些研究者认为,科学探究的本质是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运用逻辑推理来解释相关证据。这样就把“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联系起来,并根据皮亚杰的理论,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来检测学生的逻辑思维,把它作为科学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立了科学探究能力的逻辑策略。这种策略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描述成能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的能力。从本体论意义上来看,它并不能完整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只是培养了“会进行控制变量的研究”这个突出的特征。

  上述2种策略取向,无论是强调过程技能还是强调某一要素,都忽视了探究主体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探究能力形成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一些从认知科学角度出发的研究者把科学探究看做问题解决的一种形式。在开展探究时,探究者从自己的“工具箱”里选择“工具”。对任何一个给定的探究任务,并非需要所有的工具,其技巧就在于正确地挑选并知道如何去使用所需的工具。米勒将科学探究能力包含的成分分为三类:一般的认知技能(例如观察、分类等等)、实践的技能(例如,知道怎样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探究的策略(例如,知道用重复测量来提高测量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英国约克学的PACKS项目组提出了另一种培养探究能力的策略体系(Robin Millar,1998)。

  这一策略体系将科学探究的主体和探究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具体描述了学生原有的认识和技能对科学探究过程中各环节的影响,摆脱了机械决定论和经验主义的科学观,深化了对科学探究能力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对于研究和发展学生与科学探究相关的理解和能力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从上述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知道,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具有复杂结构的高层次能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探究能力结构的“过程维度”出发,明确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学生应该学会的各种探究能力,并以此开展教学和评价。在具体的探究教学过程中,应该继续保持传统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良好习惯,注意关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对探究能力形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兼顾总体探究过程与各类探究技能的培养,同时加强对探究活动中核心要素的训练,“以点促面”,使探究各环节要求的能力得以形成。在探究活动开展的各个阶段,要重视学生的自我监控在其中的作用,最终形成完整的探究能力。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3

  烟台第二十一中学在课程改革中,全体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为目标,立足实践、坚持研究、强化管理;认真学习、更新观念,提高理论水平。突出“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课题的实施,全校上下服从课题组管理,依靠良好的研究条件,分阶段有目的的实施课题研究,使该课题研究达到预期的目标。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一、课题前期工作:

  (一)课题来源: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传统师生关系制约了教育教学的高速发展,教师不良的教育手段和“架子高”等不良观念,导致师生在教育教学的互动关系上产生了疏远、分歧、冷漠、对抗和冲突等不和谐关系。这种不良师生关系大大妨碍了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领导高瞻远瞩,适时提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课题研究,提倡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努力探索现行的师生关系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经报福山教体局审批通过,确立并开展“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实验研究”,组织教学骨干和相关人员确立课题主要内容、目的与意义,并针对课题研究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确立了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制定了研究计划与具体步骤。

  (二)成立课题组:

  在王永胜校长的领导下,召开课题研究动员大会,成立了由业务校长--负责,--等老师组成的课题组。烟台市福山教体局教研室--老师长期指导课题工作。

  1、举行开题会议,把握研究工作总体思路。

  20xx年3月举行了开题仪式,宣读了课题研究方案,布置了实验工作,从20xx年3月开始,该课题实验正式启动。

  2、研究的组织管理

  本课题由区教研室督导,学校负责牵头、保障制度、经费落实,全体教师通力协作,共同参与。采取定期会议制度和考核评估制度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负责人:赵永强负责课题的组织实施、撰写实施方案、档案管理;王传强负责研究后勤保障配给;王盛章、黄大通负责拟写研究方案、研究报告、搜集资料。

  课题主要研究人员:……,负责研究的主体设计和指导、讨论、设计、分析、反思。

  (三)确定课题方案:

  1、课题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课题“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在全校范围内展开,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各个角度进行探索研究。

  2、规范课题研究的保障制度。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规范运行,我们制定了一些相关的保障制度:

  ⑴定期汇报总结制度。 每学期一至二次。

  ⑵建立课题档案,认真积累课题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真实可靠的研究素材。

  ⑶定期组织教师学习课新课程理论,研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每学期一至二次。

  ⑷制定相关的制度,在各类考核、评优工作中突出课题研究的科研含量,对成绩突出的教师予以奖励。

  3、明确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

  ⑴课题组经过学习和研究,确立了课题的理论依据、研究目标,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突出操作性、可行性、可能性。

  ⑵本课题的研究,强调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这一研究目标,强调以优化师生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4、多渠道培训,提高课题组教师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我们还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向兄弟学校学习,参加学习的教师在集体交流中把其他学校的经验介绍给大家,把最新的教改动态带回了学校。

  (四)确立科研指导思想:

  求真务实、科学严谨、反思积累、科研兴教

  (五)建立科研工作常规制度:

  1、培训学习制度:课题成员要积极参加总课题组学习培训,自觉主动通过观摩、上网收集、自学书籍等途径不断提高创新教育理论水平;

  2、作好分析统计工作;

  3、开学和期末分别召开一次课题工作布置会、总结会;

  4、每学年写出阶段计划、阶段目标、阶段总结;

  5、每阶段进行研究教育活动讨论、进行记录、分析。

  二、课题研究实施过程大事记

  (一)研究前期准备工作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

  1、20xx、3、13:召开小课题研究开题会议,公布小课题实施意见和方案

  2、20xx、3、15:讨论情感教育系列问卷调查实施方案的制定

  3、20xx、3、17:中学生性格特点问卷调查

  4、20xx、3、22:情感教育学生问卷调查

  5、20xx、3、26:中学生思想情感问卷调查

  6、20xx、4、12:学习有关小课题研究理论知识,

  7、20xx、4、20:情感教育教师问卷调查

  8、20xx、4、26:进行情感教育系列问卷调查数据统计

  9、20xx、5、9:对各种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写出调查报告

  10、20xx、5、17:公布校本课题研究组长及各自课题研究内容

  (二)研究阶段:20xx年6月—20xx年6月

  1、20xx年6月3日:召开研究适应学生发展的学习方法研讨会

  2、20xx年7月4日:为了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创设更优的内部环境,在多媒体会议室举行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之‘吐露心声’学生演讲大会”;

  3、20xx年9月:教师科研知识理论学习,课题组教师写创新论文;

  4、20xx年10月16:校本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

  5、20xx年11月10日:组织学习《示范课精选与小课题研究》,

  6、20xx年11月16日:召开全校学生家长会;

  7、20xx年12月9日:教育叙事征文活动

  8、20xx年1月:王少亭校长总结教研室工作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处理和指导;

  9、20xx年3月3日: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10、20xx年3月26日:“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学生问卷调查

  11、20xx年3月28日:“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学生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会议,布置撰写调查报告

  12、20xx年4月18:参观学习,我校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前往海阳中英文学校参观学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感受融洽的师生关系,其励志的校园文化、灵活的管理制度,高效的课堂教学,和谐的师生关系给我校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20xx年4月25:参观学习体会交流

  14、20xx年4月28:“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评选活动

  15、20xx年5月:把“感恩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对全校各年级学生全方位地实施“感恩教育”,精心培育学生的健康心态,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16、20xx年5月13:“和谐高效 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

  17、20xx年6月我校制定的《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得到了教体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我校即日开始推广使用并着手在全区初中各学校推广使用。

  18、20xx年6月: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教师的劳动辛苦,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开展学生劳动教育活动;

  19、20xx年6月:在学生中开展责任活动教育

  (三)结题整理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1月

  1、20xx年9月:小课题研究结题工作工作安排;

  2、20xx年10月:课题成果展示,表彰研究中工作突出人员;

  3、20xx年12月:申请结题,汇编成果,撰写科研报告。

  三、研究工作后期反思

  近两年的课题研究,证明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深受教师和学生欢迎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撰写研究和调查报告 份,研究成果 份,教学案例 份,老师论文 篇, 反思和随笔 篇,师生问卷调查 次 余份,老师获奖 多人次,学生获奖 多人次,学校获奖 。

  1.通过以和谐关系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和谐关系愉快的心理过程,激发学习及协调关系的兴趣,强化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进一步转变了教师观念,树立了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教学方法观以及师生合作观。成就了一批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能撰写经验型论文和科研论文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带动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3.通过本课题研究,有效解决了师生关系间存在的一些感情分歧和矛盾冲突,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

  4.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5.在课题实验中,老师们通过家访和问卷调查以及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了学校,了解了师生关系,能主动正确处理老师和学生以及家庭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转变。

  6.三个实验的原来的退进生全部消除,由于改变了师生关系,学生和老师成了朋友,提高也他们的学习兴趣,增长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成绩。

  (二)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1、教师方面

  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很快,而大部分基层教师由于繁重的工作压力,致使学习领会的机会不多而且不落实,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显得零乱肤浅,很多东西没有很好消化,常出现依要求做形式的问题。

  2、学生方面

  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为现在的未成年人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多元化知识信息平台,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他们在精神生活有更高的要求,其中要求个性化发展就是一难题,这些要求的确与现有教学条件之间存在差异,影响师生关系出现快速融洽。

  四、研究成果简介

  伴随着历时二年的“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课题研究” 的开展,教师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研究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效果。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对全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教师们增强了科研意识,普及了教科研知识,教师能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给学生提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如我校教科室工作人员,通过研究人的记忆规律,借鉴一些名人成功的经验,荟萃学习方法之精华而成的《送你一把金钥匙》,在我校经过学生试用,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了“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

  在福山区“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案例和教学设计评选活动,我校共有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历史、生物、政治、化学、物理、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17个学科提交了40篇教学设计,32篇教学案例,经过福山区教体局组织评选,我校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共计35人次获奖,

  2、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极大地促进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课堂教学逐步构建起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涵盖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即“新授课教学模式”、“复习课教学模式”、 “讲评课教学模式”、“自习课学习模式”。学生小组合作研究学习高潮迭起,自主、实践、探究学习成了课堂的灵魂。

  二年来我校学生无一人违法犯罪,无一例因对学校教师的教育不满而上访,学生遵纪守法,文明待人,尊老爱幼,劳动观念、责任心、感恩心明显增强,学生人人有理想,心中有奋斗目标,学习氛围愈来愈浓,空前高涨。

  3、随着课题研究的逐步深入,我校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其研究成果和带来的效益也相当明显。

  20xx年6月我校制定的制定的学校《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受到了教体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作为福山区初中段《德育工作序列》和《校园规则》在全区初中各学校推广使用。20xx年,--校长代表我区在烟台市教科院举行的“情感教育实验研讨会”上做了经验交流,--主任在烟台市优秀班主任报告会上做了典型发言,--老师在烟台市举行的生物学科教学研讨会上作了经验交流,--和--老师参加了市教科院组织的生物学科《初中毕业生学习标准措施》的编写,在二年的课题研究期间,先后有人5人获得市级以上优质课,4人获得市级论文奖,4人获得市级科研成果奖,25人获得省级科研成果奖,2人获得国家级论文奖,21人荣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者。

  4、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总评连续两年列全区同类学校之首,连续两年夺得福山区中考状元,20xx年普通高中升学率高达73.2%,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六科竞赛优胜单位”、中考优胜单位“、“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学科联赛优胜单位”、“文明单位”、“烟台市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赢得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总之,结题工作结束后,拟把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作推广性和发展性研究。师资培训和业务培训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首要任务和工作。“让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实践,是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是本实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条成功的经验,我们会牢牢抓住这一条主线,开展师资培训的工作,促进教师尽快地成名成家,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再上一个台阶。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4

  本文是由上传的:教师发展性评价研究课题工作报告。

  教师要做好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还有很多的方面,比如教师在提高自己的能力方面,这是一直以来都在要求教师的。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锻炼和发展,也是对学生的负责态度,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出现发展,相信这一点是大家都能够知道的。

  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课题《发展性教师评价研究》,历经两年多的研究,现已完成了课题任务,形成了预定的研究成果。下面分四个问题报告如下:

  一、确定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新一轮课程改革归根到底必须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上,课堂教学评价无疑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重中之重,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最重要的热点之一。这是我们课题组将《教师发展性评价》的课题研究方向最终定位为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研究的原因。

  1、建立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

  2、重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内容,突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师生互动的评价内容。

  3、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4、改变传统的单一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多元的评价模式。

  5、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科学管理。

  二、确定研究的步骤及采用的方法

  1、准备阶段

  制订课题实验方案,设计各种实验表格,制订业务等级标准,成立课

  题组,明确责任分工。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制定评价方案。

  2、实验阶段

  按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按“学习—实践—诊断—反馈—反思—措施—再学习—再实践”的模式进行发展性评价的实践操作,使被评价者逐步实现发展目标,同时积累研究资料,完善实验方案。

  3、总结阶段

  进行课题研究的全面总结。对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资料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完善了《发展性教师评价方案》及各种评价工具,使之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完成课题总结报告和各种鉴定文档;请我区科研室对有关材料进行初步审查;召开结题会,向省规划办提请课题鉴定。

  主要采用了观察法和自然实验法进行。

  三、本课题研究的结论

  完成了有关论文和评价方案的制定。教师对发展性评价有了充分的认识,克服了传统的单纯以奖惩为目的教师评价制度的弊端,有利于教师业务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四、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实施发展性评价,是社会转型的呼唤,是素质教育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评价体系发展的.需要。

  2、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有利于学校管理方式的民主化、科学化。

  3、通

  过本课题的研究,提升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学校的科研水平,深化了学校“科研兴校”的办学特色。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要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抽查,将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一个档次才是最重要的,相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在不断的前进与发展中,教师的教学能力已经被看得很重,希望我们能够一直保持下去!

课题研究工作报告15

  我校于xx年3月承担了全州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的研究工作。本课题于xx年3月形成方案,实验时间原计划从xx年3月——xx年年xx月但是由于研究时间短推迟到20xx年11月,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取得了明显成果。获得了7篇省级以上相关论文奖项,2次州级以上公开示范课活动。课题能按计划进行并达到预定研究目标。

  一、把握目标,加强培训,保证课题实验工作顺利开展

  本课题是在对进一步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基础上,结合我校为一所农村中学,正规的体育场所和设施缺乏,群众体育活动较落后。但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学生的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往的课间操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已经对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学生对课间操产生了敷衍的做法和厌烦的情绪,更有甚者产生了恐惧心理。但这不能说明课间操已经一无是处了,到了该取消的时候,而是提醒我们要转变对课间操的认识,转变课间操的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加强对课间操的管理和评价工作,把学生对课间操的兴趣重新找回来。xx年3月我校把传统的课间操进行改革,并申报了州级课题。作为承担全州的科研课题,既有科研促教,提高“课标”实施效果的目的促进学生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几项运动技术和球类规则和简单的裁判规则。又能通过实验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增强各教研组教研的氛围。因此我们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和课题可行性论证等工作。xx年5月举行了课题开题报告会,由县教科所领导指导,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会议,学校领导对课题的立项表示祝贺和支持,对课题实验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表示将在人力、财力和时间等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领导的重视给课题组教师增强了实验信心,为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奠定了基础。在开展研究工作的前期,重点加强对课题组成员的学习和培训,学习和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体育教学》、《中国学校体育》等杂志,了解和掌握大课间活动各种项目的技术,通过互联网查阅有关大课间活动的知识。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了教师对课题实验工作的认识,解读了新课程理念,基本掌握了实验操作程序,为课题实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整体规划、逐步实施,推进实验工作的有效开展

  按照《初中课间操组织形式及内容改革研究实施方案》中提出的研究内容和实验的步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科学地拟订了实验步骤。在具体操作上主要以一个实验阶段为一周期,遵循整体规划,分段实验,全面推进的原则,每阶段侧重一个方面。

  (一)研究准备阶段(xx年2月~xx年3月中旬)

  1、对学生进行课间操态度调查和分析,撰写并通过课题可行性报告。

  2、加强课题宣传和课题实施过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实验过程中使用的器材等。

  3、组建课题组,及时召开课题开题会,做好实验人员分工,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4、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使教师了解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5、收集整理资料。

  (二)实验研究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年9月)

  本阶段又分为三个小阶段:

  (1)适应性阶段(xx年3月中旬~xx年xx月)

  (2)整改巩固提高阶段(xx年年3月~20xx年5月)

  (3)研究成果形成阶段(20xx年5月~20xx年xx月)

  1、按照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落实课题研究方案做好实验过程的管理,定期召开实验课题组成员工作会议,实验有计划、阶段有总结、问题建议改进方案等,把实验任务落实到位。

  2、加强实验进程的'督导和质量的监控,确保实验预期达到目标。

  3、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4、积极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检验课题研究效果。

  5、聘请有关专家、教师进行课间操观摩活动。

  (三)验收总结阶段(20xx年9月~xx年年11月)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完成研究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资料的整理和汇总工作。

  3、实验教师撰写论文。

  4、申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本校学生进行纵向对比分析。把改革后评价的结果与改革前学生参与课间操的态度进行对比分析,完成课题报告和课题总结,形成较完善的材料。每一个阶段研究工作都根据计划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易从某个方面突破、早出成效等方面来实施;强调各个方面交叉进行,贯串始终,相互联系,有利于在实验中不断研究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从整体上探索和构建在新课程标准下,更科学,更实效地开展大课间活动。

  三、立足实践,完善调整,逐步推进研究的成效

  各种管理方案的建构和操作模式的完善,成效如何,都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证明,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发现和分析,用客观事实和数据对研究过程进行检验和调整。xx年起,我们通过了问卷调查、大课间脉搏抽测、组织各层次的比赛,以及学校、县、州、省各种教学和论文的评比,初中三年级初考高体育测试成绩的实践验证,并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师生实验反思意见等形式反馈评价方案的可行性,此外还想通过县体育教研活动把实验成果逐步推出,征求各校同行对这些成果应用的效果意见,在以上做法的基础上再根据工作实际对原方案的某些细节作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不断充实研究人员和研究的项目和内容。

  体育组把自身建设融入课题研究之中,全员配合,积极投入。两年来取得了显效的成绩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其中有7 篇论文在《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杂志上发表,2篇论文在《安图教育》杂志上发表。课题组内的体育教师的业务素质也得到了提升。xx年年在吉林省举办的体育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延边州教育学院举办的基本功竞赛中有3人次获一等奖。因而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认同,计划在下一步推广使用。

  课题研究不但促进了体育组建设、提高了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素质,而且大大推进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学校总体发展。根据学校实际条件及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新课程理念,学校重新建构了竞技、人文、娱乐为一体的体育运动会,并通过大课间活动展示我校的体育特色。通过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实现了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