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读后感

时间:2023-05-25 14:52:2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文明礼仪》读后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文明礼仪》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文明礼仪》读后感1

  迎奥运的倒计时牌上的数字在一天一天地刷新,我们的心跳也在一天一天地加快。奥运真的来了,她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中国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时候就要到了。想到这里,我默默地想:我也要以全新的面貌向大家展示自己,于是我翻开《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一书。

  一拿到手,我便被吸引住了,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书中写了一个名叫强强的孩子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情,教育我们在各种场合都要注意文明礼仪,并且告诉我们一些基本的礼仪规范。

  看了书,我把书上的一些要求与我们的平时的行为习惯作了一下比较,真是大不相同啊!平时我们认为习以为常的事情,就有许多不文明的地方。就拿其中的吃饭来讲。书上说,吃饭前应先排队进入餐厅,有秩序地领取饭盒,再坐到座位上吃饭。再来看看我们吃饭时的`样子吧:我们学校条件比较简陋,我们的教室就是我们临时的餐厅。老师也特别强调了排队领饭的纪律。但是,每次开饭,同学们就争着排队,都想着第一个能领上饭。有的还为自己抢到第一位子而沾沾自喜。本来就比较拥挤的教室显得更加拥挤。不时看到拿了饭菜的同学互相碰上。实际上,学校提供的饭菜足够我们吃,盘子啦,碗啦,每人都有一份。分好了饭,我们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有些人还是不能安静,边讲边吃,边吃边讲。吃完后,端着盆子又是一阵奔跑,盆里的汤汤水水一路泼泼洒洒,有时甚至泼到别人的身上……

  想起我们身边的这一幕幕不文明行为,我真为我们自己感到难过。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希望同学们也来读了这本书,对照自己的行为习惯,改变自己不良的言行,讲文明,懂礼仪,以崭新的、文明的中华小少年形象迎接奥运会的到来。

《文明礼仪》读后感2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说起文明礼仪,我就想起一个看过的故事。

  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两人弯腰捡起地上的碎饼干。

  就这么一个故事,就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我想起了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一想,不是吗?无论是这位母亲,还是孩子将来的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而现实中,还有不少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我发现学校的文明礼仪这方面都体现在学生的行为,以及生活上的举止,有部分的学生的精神文明方面,都做的不是很好,就比如很多的学生,在讲话和举止方面,他们大部分都是讲粗话、丢垃圾和随地吐痰,这个就是体现了学校的不文明的一个方面,我认为文明知道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比如学生见到老师问好,在校园见到垃圾主动去捡,和在外面或街上见到老人马路时上去扶住帮助老人过街。

  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自我约束的态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区别。经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文明礼仪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提高自己本身的道德修养,必须把文明礼仪放在生活的第一位。

  我下决心要学习礼仪知识,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带动身边的人每个人要养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长期积累的素质。书上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秩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和开展礼仪教育已经成为道德实践的一让我们学做文明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文明礼仪》读后感3

  学校是文化的传播圣地。在获取知识、提升学识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自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必须从文明礼仪、接人待物方面严格要求自身,以实际行动做到“敬、静、净”,鼓足激情干劲,力争文明上游。

  敬,对老师的真诚尊重。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尊重知识,尊重教师,在校园中偶遇老师,即使内心被其他事所困扰焦虑,也要面带微笑,大声地道一句“老师好”;向老师请教问题,可能老师会因为讲解多次而自己仍没有听懂而稍感不快,但我们在听懂之后仍要为老师的不厌其烦说一声“您辛苦了”!敬,同学之间相互尊敬。同学交流,脏话连篇,污言秽语,与我们青春朝气的样貌甚是违和;而文明有礼、积极正气,才是我们该有的样子。

  净,仪容仪表的干净整洁。首先,作为学生,我们的着装应符合中学生身份,干净整洁、大气体面即可,而其他的花里胡哨的饰物,应有尽有的化妆品,于我们而言,皆是臭美。净,是个人卫生的认真保持。首先,我们要学习“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减少细菌摄入,养成健康强健的体魄,然后,我们要注意“脚下”,无论是教室课桌下,还是宿舍的地面、床下,都不应囤积垃圾。净,不仅是我们个人之事,更关乎班级和学校。当一张张干净朝气的面庞在校园里穿梭,当干净整洁的校园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的学校将更加蓬勃,更有生机。

  静,要求有安静的课堂,铃声一响,即应安静端坐,等候老师到来;上课时,拒绝窃窃私语、交头接耳,更拒绝接话茬、大声喧哗;下课铃响,仍应安心听讲,不乱动,不起哄,等待老师宣布下课。静,要有安静的'心。不浮躁,不懈怠,能够及时调整状态,内心安静冷静沉静,有从容不迫的气质。唯有如此,才有更高的学习效率,才有了安静的校园,才有了更好的学习气氛和环境,才有了更加成熟稳重的我们。

  做好“敬、净、静”,做文明标兵,打造文明校园,我们一起努力。

《文明礼仪》读后感4

  书是我们的好友,书是我们的知己,书是我们的宝库……翻阅几年来的书,又有了重新的体会。不经意间,我翻到了《文明礼仪教育》这本书,再翻翻看看,我又感触很深:弘扬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这本书中,讲述了我国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等。其中春节的来历更是让人激动人心: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它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居住在海底,每年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这使人们非常害怕。“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可以过去呢?据说“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对联、燃放爆竹以驱除“年”;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窜友道喜问好,相互庆贺平安度过了“年”关。根据这个故事,春节贴春联,走亲访友,吃饺子等习俗就一代又一代的遗传了下来。

  这些习俗是见证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文化,但现在却有许多青年人却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不以为然。

  据调查显示,许多青年人对洋节日的认可度和快乐度很高,不愿意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你看:今年的元宵节和西方的情人节碰在了一起,老人们在家过着传统节日,但是许多亲年人却买鲜花,吃西餐,淡忘了元宵节。难道这不令人很心寒吗?

  今年元宵节,我们一家吃汤圆,坐在电视前,看着新闻,其乐融融。金坛电视台上播着这样的新闻:“今天是情人节,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天许多人在街上卖玫瑰花,花店的送货人员也忙得不得了。但传统节日:元宵节,却被青年人冷淡了,只剩下老人在家孤独的过着元宵节。”听了这段话,我心里想:现在的西方节日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为什么现在的青年人不愿传承中国的文化呢?

  传统节日是中国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骄傲,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在中国,在世界上立足!

  弘扬传统节日,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保护我国的传统节日!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文明礼仪》读后感5

  创建“净静”校园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我们每个人都切实感受到其带来的好处,读完本期“致学生”推荐文章后,我对“净、静”二字有了进一步的感悟。

  “净、静”二字音虽相近,但意有不同,组合起来能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人悟得其背后的人生哲理。

  “净”字是要养成干净卫生的习惯,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诚如斯言,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氛围,是我们走向成功的第一步,试想,若一个人的课桌上物品杂乱,书本摆放无序,每天忙碌于丢东西找东西的循环中,哪有学习效率可言?虽然我们无法保持周围的环境一尘不染,但我们可以尽量保持整洁卫生的环境,在愉悦的心情中学习。

  “净”字更指心中清净,毫无杂念。曹禺耽思于创作雷雨15年,始终专注如一,终创文学经典;李安十年不懈追求,心无旁骛,终圆电影梦。作为高中生的我们,唯有心无杂念,方能更进一步;作为大名一中一份子,唯有专心致志,才能共圆名校梦!

  “静”字是指要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在嘈杂的街道上,汽车鸣笛,商贩叫卖,路人言语,身处这样的环境中,能效仿毛主席闹市读书的`又有几人?而我们的学习更需要一个安静的校园,这需要我们每个人做贡献。

  “静”字更是心中恬静,耐得住寂寞。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隐居庐中的诸葛亮边种地边读书,静观天下,待机而出,终于等来了三顾茅庐的刘备;黄旭华隐姓埋名,耐住寂寞,数十年如一日地研究核潜艇,终于造就大国重器。他们的成功都源于有一颗能静下来的心,不急功近利,坐得了冷板凳,吃得了夹生饭。“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作为中学生,唯有能耐得住读书的寂寞,才能在高考时金榜题名,在未来的人生中绽放光彩!

  创建“净·静”校园,我们既是参与者又是受益者,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大名一中的美好明天而奋斗,为祖国的灿烂未来而前行!

《文明礼仪》读后感6

  一株春花,在晨光熹微中透露着生命的活力;一阵铃声,在皓月当空时,记录下时间的传奇;一个校园,在文明礼仪间,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是什么,让校园如此“净静”?

  答案写在学生仪容、仪表、仪态中。

  “吾善养浩然之气”,孔子如是说。从衣着得体,符合学生身份,整洁大方,到参加集会、听讲时坐正立直;从行走稳健,单人右行,慢步轻声到与人交谈、态度诚恳、语言文明,这看似普普通通的举止言行,却从细微之处体现着净静之气。金马先生曾说,“只要你具备了精神气质的美,只要你有这样的自信,你就会有风度的自然之美。”是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只有具备了“仪容、仪表、仪态”的精神气质,才会显现出“除去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的风度之美。

  答案写在学校集体活动的礼仪中。

  听,上课铃声响后,一声整齐又不失恭敬的.“老师好”;看,下课后,同学之间热情帮助以及失败后的互相勉励;闻,班级里和校园中尽是书香和花草的香气。这日复一日的仪式看似毫无意义,却使我们中学生用心迎接每一天,感受“金色阳光洒满脸庞”,因此会获得前进的动力。而这样的仪式感在学习生活枯燥无味时,让我们内心满怀期望,消除困顿;在取得成绩自满时,让我们心有所定,化解沉迷。

  答案写在体态语言的礼仪中。

  君可见,在整洁的楼道里,两位同学相遇时面带微笑,招手问好;君可见,在开学典礼的发言台上,发言人对老师和全体同学满怀诚意的鞠躬问好;君亦可见,在每次表彰大会上,全体师生为传达喜悦双手有节奏地鼓掌。这些体态语言让净静之风吹拂到校园里的每个角落。

  “上下同欲,百折不挠,旗帜所指,所向披靡”。因为信仰,所以忠诚。创建净静校园的每一步都坚定地指向同一个方向——文明礼仪。

  同学们,我们要收起长篙,任舟飘荡。看文明礼仪的花朵,随意舒展,将校园点缀得色彩斑斓。采一朵,愿文明永在,愿礼仪长存,无论学业,无论礼仪,都愿其永远花香弥漫,任净静之风自来。

《文明礼仪》读后感7

  从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我对礼仪这个名词有了新的认识。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律已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礼仪水平的高低,是这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一个团体,一个人,礼仪修养都是其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礼仪始终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要素。中国是礼仪大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

  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代表着学校形象的中学生,更要注意自己在各种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大方、得体、自然、不虚假。因此作为学生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衣着整洁、典雅、合群,不但能够使自己给其他人留下好的印象,更是人际交往的好帮手。如果衣着不修边幅,衣冠不整,蓬头垢面,显然不雅。而超时髦,超前卫的着装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该得体大方,在注重外在的衣着打扮之外,更要注重内在美德的培养,做到自然适度,外在仪表与内在素质相一致。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要应该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句“谢谢”,一声“对不起”,甚至一个小小的“请”,都是我们礼仪成长的象征。

  因此,我们要从语言文明开始,让文明之花开满全世界。

  文明学校,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弥漫学校;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学校处处盛开!

《文明礼仪》读后感8

  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自古以来,中华儿女一直将文明礼仪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如今,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文明礼仪更显得尤为重要,它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可谓包罗万象,无处不在。一个人的举止、表情、谈吐、对人待物等方方面面,都能展示一个人的素质修养,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因此,在平时学习与生活中,着重注重四个方面提高:一是强化自律意识,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二是端正思想态度,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三是讲究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礼仪水平;四是注重学以致用,提高工作效率。

  前一段,我看了《文明礼仪教育读本》这本书,结合实际以社会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系统的介绍礼仪知识。例如,学会感谢、与人交谈眼神的作用、要诚恳、自然的说“谢谢”、作一个守时的人、尊敬老人、在公共场合的礼仪等。虽然这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可就是在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上我们更应该知道必要的礼仪。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着装得体,符合身份,因为仪表、仪容、仪态可以让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养。

  作为一名学生,在每时每刻,每事每处,都应该讲礼仪、用礼仪,把所学礼仪用得恰到好处,“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力求做好每件事。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注重言行举止细节,加强文明礼仪实践,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用文明的态度对待问题,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信,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好自身形象,那么,我们的生活将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社会将更加温馨和谐。

《文明礼仪》读后感9

  “净·静”校园是本校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旨在引领学生向上向善,共同创建干净、安静、文明的校园。它像一盏高挂的明灯,在高中学业的茫茫大海上,透过层层雾霭,给我们内心深处带来了光明。但是,我们要靠什么建设干净、安静、文明的校园呢?我认为靠的就是校园内安静干净的学习环境,还有学生们静心的学习和净心、净口的品质。

  戮力同心,实现校园之净。校园的“净·静”就是要在校园内营造干净安静的学习环境。一个相对于干净和安静的'环境,可以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愉悦和舒畅,从而我们能够有良好学习的心态。对于学习来说,营造干净安静的学习环境就大有可为了,它不仅能够让我们的神经细胞轴突延长,还有利于信息在脑细胞中的储存和分辨,从而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分析力、判断力与决策力,最终让我们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展示我们大名一中的良好风貌,为建立高等名校打下基础,所以需要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仪表整洁,入班即静,不大声喧哗,同时爱护校园环境,自觉维护校园的清洁卫生。

  心静则明,实现个人之静。静,是一种处事的态度,心静,更是千百年来古代贤人志士所推崇的美好品行。诸葛亮在给儿子的信中说,“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他认为,为人处事要静心,不静就不能专心治学,生活太舒适容易分散精力。东晋诗人陶渊明“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正是他内心深处的追求。他身处官场13年,看透了官场生活的腐败,毅然选择了释放天性,回归田园,得到了内心的一片宁静。身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追求内心的宁静,将自己的心思放在学习上,不为其他繁杂琐事所影响,静心钻研学术知识,手提理想的明灯,奋勇拼搏这三年,高考放榜喜开颜!

《文明礼仪》读后感10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个甜蜜的微笑、一句真心的“谢谢”、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融会成文明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拨动人心的音符。千百年的文明之风传承至今,让中国以“礼仪大国,礼仪之邦”的美誉而著称于世,而讲“礼”重“仪”是我们民族世代传承的优良传统。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一个人的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自从我读了《文明礼仪》这本书后,我对于礼仪这个名词有了一个更新的认识。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如今文明礼仪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团体,一个人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映。在翻开这本书并仔细地阅读之后,不时的被里面的一些小插画所吸引,文中用一个个简单而生动的插画图阐释出了除了平常生活中的日常用语,态度举止,爱护绿化公物的社会礼仪以及一些识礼而又不失礼的举止,还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公共场所,购物场所,参加婚礼葬礼,赴宴与进餐时各种公开场合应注意的一些文明礼仪及举止,这些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却处处体现着文明礼仪规范。

  作为新世纪的公民,我们要明礼,即懂得礼仪。因为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为了维系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而约定的最基

  本的行为规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道德风貌和社会进步的反映。每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礼仪风范,对个人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美,表现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高雅的气质;对一个民族而言,他是构成整个民族风貌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文明礼仪,既要靠自觉,也要靠规矩。完善的社会管理,是形成全社会讲文明,懂礼貌的保证。无论是领导还是群众,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应遵守规矩。从自己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的气息弥漫社区,让文明的观念驻扎心底,让文明礼仪之花在社会各个角落盛开!

《文明礼仪》读后感11

  校园是我们的第二个家,干净愉悦的校园会令我们心情舒畅,让我们更好地学习生活,而校园的和谐与温暖则需要我们一同打造。所以,让我们一同努力,构建干净、安静、文明的校园,让文明之水润泽青青校园。

  让“静”之水润校园之美景。当你在绿草之中看到突兀的白色,当你在高大的树木间看到小小的易拉罐时,不要扼腕叹息,而要弯腰捡拾,让丢弃它的人惭愧,亦让看到它的人引以为警。诚然,保持班级、校园的清洁是必要的,但前提是要确保自身的整洁,我们要保持个人物品整齐,保持个人仪表干净,符合学生装扮……一方面来说,我们的仪态即代表校园的面貌,校园的面貌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教育水平。如今,我们一中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教学设施正在不断完善,高中考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正在进步,作为学生的.我们亦应如此。

  让静之水润“校”之荣誉,“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校园环境的至高标准,无静不成方圆,可知矣,因为这份“静”可以为校园增添一份荣誉,学习与品德并重,双管齐下。学生们脑里有梦,心中有希望,做事至静,校园至净,一定会为我们的校园打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让校徽增添一份光泽。

  让“静”之水润校之日常,打造和谐校园需要我们遵守校之规则,校之礼仪。只有自身行为规范、讲求礼仪,方可营造文明的校园氛围。这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水流于表,也要流入内部,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无脏话,粗鲁之行;有秩序,讲规则;待师长有礼,待朋友谦逊。一点一滴的小事都可以折射出我们的基本素养,也可以反映出学校的管控力水平,我们不能只浮于表面,更应将其转化为无意识表现,真正内化于心。

  当“净”之水流经,润泽出了干净的校园;当“静”之水流经,润泽出了和谐的校园;当文明之水流经,润泽出了温馨愉悦的校园。那一刻,相信我们定会有无尽的自豪与骄傲。所以,让我们一同努力,构造干净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

《文明礼仪》读后感12

  追求自由,放飞自我,无拘无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梦想。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殊不知“人无礼,则不立”,心中有界,方能行者无疆。而这“界”便是华夏民族自古以来的“礼”,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我们中学生也更应在生活中学礼、行礼、扬礼,做“礼”的传承者和发扬者。

  崇礼仪之德,树校园文明之风,需我们有学礼之精神。

  心中有界,就要有学礼之精神,遵纪守法,需要学习“明是非、有所为、有所止”的礼仪。东汉时,杨震在赴途中经过昌邑时,王密怀十金相赠,杨震说:“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没明白责备之意,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因为心中有界,杨震不谋私利,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跨越千年,其故事才能流传至现在。而我们中学生更应该向杨震学习,要心中有界,遵纪守法。

  崇礼仪之德,树校园文明之风,需我们有行礼之担当。

  古人有云:“大人不华,君子务实”,“行胜于言”,礼节是世俗的外化,是尊重他人的表现。冯仑讲起和李嘉诚首次的见面经历,70岁的李嘉诚对墙角的服务员也是握手致谢,“士虽有学,而行为本”,一个人若处处以我为中心,不受礼节约束,不随礼而随性就会处处碰壁。很多礼节由来已久,约定俗成,礼礼其美,这也是我们中国文化的魅力。

  崇礼仪之德,树校园文明之风,需我们有扬礼之责任。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文明礼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发扬文明礼节是我们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明礼修身,从自身做起,同时也要相互监督,将文明礼节常记心中,传承发扬文明礼节,做有素养的青年人。

  校园遇师长,以礼相应;家中有来客,以礼相迎;他人遇困难,以礼相助。礼礼相遇,礼礼其美,要做一个高素质的中学生,那就从文明有礼、遵规守纪开始吧!

《文明礼仪》读后感13

  开学来,重读《文明礼仪教育读本》,我更为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素有“礼仪之邦”美誉的中国感到骄傲。作为龙的传人,在当今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讲文明,懂礼貌,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

  长期以来,我们学校一贯把以文明礼仪教育作为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我们每个少先队员都以《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为准则,《文明礼仪教育读本》教我们许多好习惯,告诉我们不仅升旗要肃立,左叉右刀要学习,早上见面问声好,别影响邻居休息,在生活中,有许多的小事我们都没注意到,但每一件小事都体现了一个人的文明礼仪素质。例如,还给别人东西时是否说了声“谢谢”?进老师办公室是不是敲了门?打了报告没有?在面对一些零碎的事时,我们必须要保持文明礼仪,要有耐心,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在所有的'公共场所都要一样。可是对照教育读本反省一下自己以上的这些礼仪行为,我们真的做到了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改正一个坏习惯是很难的,正因为这样,我们就要坚持学习文明礼仪,做到礼貌待人,爱惜资源,不损坏东西,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诚实守信,知错改过。相信自己只要有决心加耐心,你就一定能成功。在《教育读本》中我还看了“睡前的文明礼仪”,那是讲睡觉时要和家人说晚安的,我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从来没说过。每天,爸爸妈妈送我进房间睡觉,我还认为理所当然,这真不应该。从今天起,我要坚持在睡觉前跟爸爸妈妈说“晚安”,这样习惯成自然,在一生中我就有了一种睡前说晚安的好习惯。要知道在别人的面前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让人知道你是个有文明礼仪素养的人。

  我深知新世纪是文明世纪,我们是21世纪的一代新人,一定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这样以小及大形成习惯,我们就会成为一个讲文明、有道德的人,别人也会主动尊重你,乐于与你交往。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没有误会,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文明礼仪》读后感14

  “静心,净口,文明,守纪”,一行简单却深刻的文字安静地趴伏在我的右手旁,引发我深刻的思考……

  遵守礼仪是为人处事的基础,早在《论语》中就已提及“不学礼,无以立”的至理名言。身为一名一中的学生,这是我们必须践行的美德,而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轻飘飘的一句话,亦为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讲究礼仪的小事需要我们去做。相遇老师要问好、与朋友交谈要文明大方、请教老师要有礼貌……诸多“小”事却彰显“大”美德。老师和朋友本就是我们在校学习生活中最亲密、最应尊敬的人,虽然前几天一场雪让天气变得寒冷,但是当我行走在校园之中,看到大家有礼貌地向老师问好,朋友之间亲切的称呼,却感到天冷但心不寒。

  在这寒风凛冽的冬日,礼仪之风为我们点燃永恒的火焰,照亮前行的'拼搏之路,温暖每一个学子及整个校园。礼仪的余热必会引领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让我们终生受益。

  自古中国尚礼,礼仪贯穿于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华,是我们炎黄子孙最智慧的结晶,是最纯正的积淀。从修身到治国,从言语到行为,无不蕴含着礼仪之道,流传着文明之风,而礼行礼定当为我们的责任。

  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央视一姐董卿,一个兼具才华与美貌的女子,她在采访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为了更方便地与许老师互动,不惜单腿跪在地上与老人拉近距离。这一跪,跪出了大气,跪出了风范,更跪出了千百年传承的中华礼仪在现代的延续,折射出了现代文明礼仪之光。

  子思曰:“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正是因为无数中国人将文明礼仪践行在生活中,才有如今的大美中国。身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身处“礼仪之邦”的中国,理应注重自己的日常行为及文明礼仪,用礼仪之光去照亮另一束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光明。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要明礼修身,以礼修身,携礼一生,修己敬人,德行天下!

《文明礼仪》读后感15

  今天老师带我们观看了《小学生文文明礼仪》的视频,这个短片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文明礼仪与我们的生活是分不开的。遇到了老师、同学或亲朋好友一定要主动打招呼,不能就当没看见,从那人的身边走过。别人来你家做客,你应该用“请进”、“请坐”、“请慢用”、“请慢走”等等一些礼貌用语。当你要问别人问题时应该用的礼貌用语是“请问”。如果,别人教了你一道你不会做的题目,你应该当面对那个人说“谢谢”,而不是有气无力,看都不看那个人一眼,或者是连谢谢都不说一声,这样的话你就会给别人留下一个非常不好的印象。

  社会上,校园里,不文明的现象随处可见。你看,有些人为了抄近路,从马路中间的护栏上跨过去。有的为了赶时间,面对红灯依然闯过去。这样既不文明又危险。还有些人,明明看到垃圾箱在自己旁边,却喜欢随处扔垃圾……社会上,校园里,这些不文明的现象还是经常能够看到的'。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这样做:上车时,我们都谦让一点,看见老弱病残主动让座;在公共场所,不乱扔纸皮果屑,不随地吐痰,不破坏花草树木,爱护公物;在学校里,遵守班规校规,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互相帮助,让同学间相处得更团结更和睦;在家里,我更要孝敬老人,尊敬父母,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分担他们的辛劳……

  看完了这本书,我的收获很大,感想也很多。此时的我,脑子里出现了宽阔马路上,可以随处可见地上的痰、垃圾,为什么会有这些脏物呢?就是因为有些人不自觉,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而且又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有人看见,没有什么大碍。他们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行为已经影响了市容,影响了别人的良好的生活环境。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的周围开放礼仪之花,让礼仪之花的香味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