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并操作相关的实验器材,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生评价应与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相结合,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能够认真听讲在家长的监督下能完成作业,在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五年级科学评价方案
五年级科学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评价方法
(一)书面测试70%
内容:1.围绕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中相关的科学知识进行评价。
(二)非书面题20%
1、实践能力测试
内容
(1)围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完成相关的科学探究实验。
(2)能运用所学科学知识解释常见的科学现象。
(3)正确使用并操作相关的实验器材。
(4)制作简单的科技小制作等。
(5)根据教材撰写一定的科学观察日记、科学小论文。
(6)结合相关主题编撰、绘制一定的科学小报、科学图画等。
(7)根据相关主题收集、阅读、整理、交流资料(含图片、科学家的故事)等。考察学生有目的观察事物现象、认真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够操作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会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观察、测量结果。(方法、技能、态度的考核)
形式:1.根据各年级教材的具体要求,有重点、灵活恰当地进行评价。
2.考核也可分阶段进行。
3.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
4.教材后的作业纸也可以作为评价依据。
例1、亲自动手折形状、搭高塔、建桥梁、造房子,并选择某一次制作活动,谈谈成功或失败的感受。
例2、收集著名建筑物的资料,做一张有特色的卡片。
例3、收集各种岩石,查找资料或请教专家,辨认后做成标本。例4、查阅有关资料,制定一份“科学护脑计划”。
评价标准:
独立、正确地完成某一项任务,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画面(字面)整洁、语言清晰,条理清楚。
2、制作能力测试
内容:
考察学生对废物进行简单改造、动手制作的能力。(情感、价值观的考核)
形式:
例:带一件自己满意的废物利用的小制作,向同学展示并介绍。
评价标准:作品有创意,制作精细,能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大方、流利、准确地向同学展示并介绍。
3、、学生评价10%
(1)学生互评、自评
内容:
1.学习科学的态度:携带器材的习惯、倾听他人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表达的习惯、愿意动手操作等。
2.与他人的合作:分工、讨论、记录、汇报、倾听等。方法:
1、生评价应与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相结合。
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应给予尊重。
执笔人:陆娟
五年级科学评价方案
五年级科学等级评价办法
一、评价目的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生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对学生科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的与态度的形成与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探究过程中的文化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评价原则
过程性原则:对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学习兴趣、态度、情感、合作与交流能力进行评价。每学期分为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阶段进行。
终结性原则:在学期末,通过对学生在本学期课堂内、课堂外的表现,结合学期初、学期中的评价等级,对学生进行最终的评价,认定等级。
三、评价标准
在评价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探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具体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A+、A、B+、B、C。
A+:学生课前能够认真预习,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主动积极发言,做好课堂笔记,课后能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认识一些
常用的科学实验仪器及知道仪器的使用方法和用途,并且能够独立完成要求的实验。
A:学生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主动发言,能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同时,认识一些常用的科学实验仪器及用途,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B+:学生上课态度比较端正,能够认真听讲,独立按时完成作业。同时,认识一些常用的科学实验仪器,并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B:学生在老师的督促下能够认真听讲,在家长的监督下能完成作业。认识不是很多的常用科学实验仪器,在同学的帮助下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C:学生上课态度不够端正,注意力不够集中,回答问题不积极。几乎不知道简单的科学实验仪器名称。在老师及同学的帮助下才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
五年级上册科学评价方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评价方案
(一)评价目的
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评价方法
1、动手实践能力测试70%
内容:
(1)制作简单的科技小制作。
(2)根据教材撰写科学观察日记。
(3)结合相关主题绘制科学小报、科学图画等。
(4)根据相关主题收集、阅读、整理、交流资料(含图片、科学家的故事)等。评价标准:独立、正确地完成某一项任务,并能够选择合适的方式表达,画面(字面)整洁、语言清晰,条理清楚。
2、写一篇阅读科学书籍的读后感20%
评价标准:文章有创意,能够运用所学科学知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评价10%
内容:
1、学习科学的态度:携带器材的习惯、倾听他人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表达的习惯、愿意动手操作等。
2、与他人的合作:分工、讨论、记录、汇报、倾听等。
方法:教师对学生评价应与课堂教学、探究活动相结合,对结果应给予尊重。